宜都村干部队伍梦飞扬更青春
5月2日,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迎来首批茶乡采摘·石林探秘一日游的游客,这是29岁的村党总支书记管永强为了将这个藏在深闺的后山村,打造成农业产业化的旅游村,亮出的又一套组合拳。
管永强是宜都市最年轻的村党总支书记,2008年底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家乡,被选为后备干部,去年换届后,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
“农村大有可为,年轻人在这里有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地方。”宜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邓玉华深有感触。在宜都,像管永强这样,经过组织定向培养、教育,在家乡热土赢得同样精彩事业和人生的,还有很多。
松木坪镇观音桥村32岁的吴双,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做软件开发,后来回到家乡,通过公开选拔成为村里的后备干部,去年11月开办了全镇唯一一家民办养老院。枝城镇何阳店村33岁的周海桥,已经连续两届当选为该村后备干部,前年他领头组建了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服务价格低、态度好,对生活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村干部队伍的活力来源于该市坚持多年的选、管、育、用的综合培养模式。每年对村干部进行2至3次专业培训,除课堂授课外还组织外出参训,着力激发青年爱家情怀,用乡情留人;着力加强跟踪指导帮助,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用事业留人;着力落实和逐年提高报酬,用待遇留人,多措并举取得良好效果。
为了让优秀年轻人不流失,宜都市实行村后备干部在岗、在册、在“野”三个层次的梯级管理,即每村设置后备干部1至2名,享受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样的政策待遇;每村选拔确定在册后备干部1至3名,每年在村工作100天,给予一定的待遇报酬;对报名参加竞选但落选的,纳入组织视野,在工作需要时,零时性组织使用。
目前,该市已从368名主动报名的青年中,通过公开选拔程序,确定了142名村后备干部,123个行政村都补充了新鲜血液,村干部平均年龄降为40岁。在册后备干部185名,纳入组织视野的还有近百名。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