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执法为民无“小事” 化开心结见真情
本网讯(通讯员 叶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宜都市检察院公诉科将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群众路线贯穿于执法办案,着力办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案”。近期,成功办理一起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案件,妥善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7月3日,宜都市检察院受理了犯罪嫌疑人袁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经审查,检察人员发现该案双方当事人系远亲,且多年相邻而居,一直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究竟何事,使得一直和睦相处的邻里两家演变成仇?检察人员心中有着深深的疑惑。而侦查机关对案件起因简单归结为口角纠纷,这个理由似乎过于牵强。为查明隐藏在卷宗背后的真相,检察人员主动到当地村委会和派出所调查走访,了解到:
本案双方在2009年就地基互换问题达成协议,此后双方一直依约执行。今年5月,因被害方兴建附属屋,双方就地界划分及与之相关的排水灌溉问题发生矛盾,随后矛盾激化,引发打斗,最终酿成刑事案件。在接触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均表示,由于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同时也对基于日后的邻里相处及自身安全的担心,所以本案虽然经村委会及当地派出所多次调解,但双方仍未就本案赔偿问题达成协议。
在了解案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后,检察人员发现,要真正办好这个案件,仅仅依照诉讼程序将案件走完远远不够,必须走进当事人心里,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即排水灌溉问题。因此,承办人紧紧抓住双方当事人均认可的2009年签订的协议,通过组织当年协议见证人确认,现场测量认证的方式,促成双方进一步签订了补充协议,划定了双方地界四至,并对排水灌溉的具体责任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双方就本案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协议,袁某某也获得了被害方的谅解,从而根除了矛盾隐患。
7月14日,宜都市检察院根据事实和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袁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双方当事人欣然接受,并表示:这才是真正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把群众放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