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棚改两年累计融资337亿
八方开渠引来资金“活水”
我市棚改两年累计融资337亿
根据《宜昌市城区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2013-2020年)》,宜昌市8年计划完成九大片区8.13万户改造任务,一场棚改热潮已势不可当。
“棚改完成后,30余万棚户区居民‘出棚上楼’,人均居住面积将提高40%以上;同时将整理出土地的20%、近3600亩用于建设老城区绿地、停车场等民生基础设施。”市委常委、副市长毛传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民生账。
“8.13万户改造任务,需要投入600亿元。”市棚改办有关负责人算起了棚改的经济账。资金,成为横亘在棚改面前的一大难题。
市棚改办的融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市累计实现棚改融资336.82亿元,融资渠道之多、规模之大、资金到位率之高,仅次于武汉,位于全省市州第一。宜昌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下,成功破解了融资难题。
抢抓机遇深入对接国开行
2014年6月26日,国开行正式组建住宅金融事业部,国开行以更低成本的融资来源,满足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的资金需求。这意味着,国开行成为各地政府破解融资难的重要渠道之一。
2014年8月初,鄂西南片区棚户区改造融资会在宜昌召开,国开行与地方实行对接,政策性贷款的机遇首次走近宜昌。我市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难得机遇,立即启动申报程序,短时间内完备了申报手续,率先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16.3亿元。全年争取专项贷款126.95亿元,在省内各市州中创下“三个最”:申贷最早、额度最大、提款最快。
国开行贷款融资成本低、贷款期限长,成为我市棚改项目融资的主渠道银行,市委常委、副市长毛传强先后多次带队赴省城,与省住建厅、省开行深入对接。
据了解,2014年至今,我市立足市城投公司、市房投公司两个市级融资平台,分7批累计向国开行争取贷款159.95亿元,占整个融资比重的47%。
今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地方棚改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我市第一时间“出击”,获得农发行城中村项目专项贷款46亿元,占融资比重的14%。
“多条腿走路”弥补资金缺口
在棚改账本中,除了60%的政策性银行融资,剩下的资金缺口,究竟要靠什么来弥补?早在棚改之初,国家就提出“多条腿走路”的融资思路。
我市自去年以来就确立了“以政策性银行融资为主,商业银行贷款并重,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探索发行私募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思路,多方筹措资金,取得了融资突破。
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商业银行贷款30亿元,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中央补助资金20.97亿元,发行全省首支保障房私募债10亿元,融资比例分别达到9%、6%、3%。
火热的建设氛围也引来八方来客,通过完善和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中建三局、葛洲坝集团、均瑶集团、国贸集团等实力品牌企业参与棚改项目建设,投资额达70亿元,占我市棚改融资总额的21%。
私募债融资省内先行先试
随着宜昌金融改革的加速推进,私募债融资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8月3日,由中信银行和国泰君安联合承销的宜昌市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成功发行,共为我市筹集棚改资金10亿元。作为省内首支棚改私募债,它实现了我市棚改融资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领域的重大突破。“私募债的发行很简便,与承销商达成共识后,从注册到发行只要两个月,融资程序相对其他融资方式更简单。”市房投公司棚改事业部部长郑万富表示,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严格对应项目,如果贷款的发放与棚改项目开工时序存在时间差,则会出现暂时性资金短缺的状况,而私募债能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
省住建厅厅长尹维真总结说,宜昌广辟融资渠道,其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创新、有特色,宜昌经验可看、可学、可复制,工作理念先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副省长曹广晶在全省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上,盛赞宜昌棚改融资工作成绩突出。2015年,新华网、湖北日报、中国建设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棚改工作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在棚改融资工作简报上批示“工作抓得积极主动,实有成效,值得肯定”。
本报记者 陈璐 本报通讯员 谭勇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