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大撤退:铁血西迁保中国民族工业“元气”

03.09.2014  17:43

  中新网宜昌9月3日电 题:宜昌大撤退:铁血西迁保中国民族工业“元气

  记者 刘良伟 郭晓莹

  “作为宜昌大撤退亲历者的后人,我研究宜昌大撤退30余年,乐意为任何人讲述这一段悲壮的历史。”湖北省宜昌市云集路21号,简陋的炎黄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内,朱复胜对记者说。

  63岁的朱复胜是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年从事宜昌大撤退研究和文史资料整理工作,被认为是“宜昌大撤退”研究第一人。而他与这一段历史的渊源,还得从他的父辈们说起。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进逼武汉,陪都重庆、西南地区即为战时大后方。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大量的军队、人员、武器、设备、物资以及工厂机关必须撤退转移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

  一时间,所有从武汉撤出的人员、物资,以及数万难民都集中在宜昌,准备经三峡入川。这其中,有九万吨战略器材是整个中华民族工业的精华,国家仅存的一点“元气”,如若在宜昌炸毁或被日军掠去,后果都不堪设想。素称“川鄂咽喉”的宜昌在1938年成为了全中国命运的咽喉。

  爱国实业家、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组织20多艘轮船和2000余只木船,顶着日机的轰炸,在40多天内将滞留宜昌的3万多人和10万吨战时物资抢运入川,艰难而成功地保存了中国工业的命脉,被世界军事史上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当年随着人流涌入宜昌的难民中,就有朱复胜的父母及奶奶。他们从武汉向重庆方向撤退,到宜昌后,继续乘船到达万县。新中国成立后,朱复胜父母回到宜昌,并从此定居宜昌。

  朱复胜自小便听父母讲述这段经历,也常听居住在附近的民生公司员工和百姓讲述这场战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着手研究这一段历史。2002年3月,朱复胜在《南方周末》发表研究文章,迅速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2005年,朱复胜主持编撰了《宜昌大撤退图文志》,将这一段历史首次以志书的形式集中展现。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国家的力量,由军事部门指挥完成;宜昌大撤退则是依靠卢作孚和他的船队,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仅有的‘元气’,是一个奇迹。”多年来,朱复胜已不记得接待了多少来自海内外的专家、记者、亲历者及后人,每一次,他都这样反复陈述这一观点。

  据统计,从宜昌大撤退中抢运出来的兵工厂和民营企业机器设备,每月可造手榴弹30万枚,迫击炮7万枚,飞机炸弹6千枚,十字镐20万把,一批钢铁厂、兵工厂和纺织厂在长江上游的大后方又相继建立起来,为抗战胜利和大后方建设奠定了基础。后来的台儿庄等战役,都得益于重庆兵工厂的枪炮供应。

  “除了民族工业,宜昌大撤退还为中国保留了大量人才。”宜昌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秦兴友表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运送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和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国家文物的物资。当时中国科技界、商业界、文化界、政界的大量宝贵的人才都通过这次大撤退保存下来,免于日寇的屠杀和凌辱。

  然而,令朱复胜和秦兴友遗憾的是,随着亲历者的逝去,遗址的逐渐消失,目前宜昌仅有纪念碑和文字资料展现这一段历史,留给后人的记忆非常有限。他们期盼能拍摄一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或建造展览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铭记这一段意义非凡的历史。(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