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工程建设 森林覆盖率达65.7%

01.11.2015  10:49

图为:10月29日,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上峰尖村500亩三峡御菊盛开,吸引许多市民前来赏菊休闲。菊花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特色产业。 (视界网 黄翔 摄)


  宜昌西塞国森林公园日前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森林公园称号,至此该市已有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位居全省前列。
  宜昌森林覆盖率高达65.7%,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及中部同等城市列第一。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说,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工程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更是谋求城市升级的生动实践。
   生态修复,游客纷至沓来
  舒化伟从未这样忙碌、也未这样愉快过。
  她家在宜昌大老岭林场千斤园村二组,离宜昌城近百公里,曾经人烟稀少,现在热闹非凡。每到夏天,不少外地游客到林场休闲,她借势开起农家乐,月收入上万元。“20年前,可不是这样。”村支书王世军说,那时,这里靠砍树卖钱谋生。树砍多了,山变秃了,水土流失严重,每遇下雨,担心滑坡,村民们都要把猪赶出圈躲避。
  痛定思痛。大老岭林场下决心改变,从修复生态开始,由生产经营型林场向自然保护区转型。
  恰逢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国务院三峡办先后批复大老岭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生态廊道、动物栖息地廊道等3个生态建设项目。项目惠及百姓,村民主动与政府部门签订生态健康承诺书,从此,不再乱砍滥伐。
  仅今年上半年,大老岭植树7万多株,森林覆盖率从15年前的80%,升至98%,成为三峡地区第一家国家级森林公园。
  大老岭景区总经理刘琪说,现在大老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28万个,是一般城市的120多倍,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
  大老岭的变化,是宜昌生态变化的缩影。该市先后建成10个森林公园、52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和7个湿地公园。
  市林业局局长陈宏彦说,目前,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流失总量均大幅下降,库区泥沙沉积量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
   绿色种植,播绿事半功倍
  海拔1800米的五峰县牛庄乡,几年前偶然发现了野生地乌,70岁的康和药业董事长陈健心闻讯,急从广州赶来。
  做了一辈子药材生意的陈董喜不自禁:“这野生地乌的药效,是普通地乌的5倍。
  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五峰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林下套种地乌、天麻、贝母等,村民包种,企业包收购加工,当地农户亩均增收千余元。
  长乐坪镇的村民,林下种植更是热情似火。该镇白鹿庄村村民,多种植五倍子,这是制作食品添加剂的宝贵材料。从五倍子中提取的食用单宁酸可用于啤酒酿造,五峰是雪花、百威、燕京等知名啤酒企业的主供商。
  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村,种植大户专心致志。白鹿庄村村民严高红说,他一家就种了20亩倍林,年收入至少32万元。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五峰大力推广林下经济,药材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总产量5000吨以上。
  宜昌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林地面积154万公顷,既绿化环境,又增加收入。目前,形成种苗花卉、中药材、食用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旅游等五大林下经济特色产业,拥有林业专业合作社760家,参与林下经济开发农户超过20万户,综合产值达40亿元。
   见缝插绿,全域美不胜收
  远安县嫘祖镇广坪村,千亩紫薇园如霞似锦,国庆至今游客上万人次。
  以处处风景村村诗画为追求,远安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高达74%。
  凭借长江和清江交汇的自然优势,宜都全面打造“生态水城、四季花城、田园绿城”;枝江相拥长江,精心打造“林水相间、景色秀丽”滨江宜居新城……
  宜昌城区,曾被称为“龙须沟”的东山运河边,如今花如彩带、绿如地毯,成了市民休闲的集散地。
  据介绍,运河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措施,保留并利用场地原有的大片水塘,种的植物能滞留和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雨洪调节功能。
  两年来,宜昌投入绿化美化资金30多亿元,造林近50万亩,实施重要景观和通道绿化美化工程400多项,义务植树1880多万株。主城区已建成15公里沿江休闲景观长廊、六大水系、八大公园。(唐宜贵 何凡 柯晓宇)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