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化集团转型转出新天地 今年前11个月利润同比增35%

19.12.2015  13:50
  荆楚网讯 通讯员 陈刚 楚云
 
  寒冬来袭,中国经济同样寒气逼人。然而,湖北宜化集团近期交出的成绩单,却让人振奋不已——
 
  2015年1至11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利润总额9.2亿元,同比增长35%;出口创汇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加快上下功夫,在发展上见实效,宜化集团就能闯出一条科学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蒋远华董事长说,正是因为宜化跳出以前“规模扩张”的发展陷阱,大力推动“三转”,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才让宜化坚定了走出寒冬的信心。
 
  向资源富集区域转,实现资源绿色利用

  面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场大考,敢闯敢拼的宜化人打响了“以资源为中心布局产业”的新战役。在投资上,由单一制造业向产业和资源整合之路转变。
 
  他们以宜昌及周边的磷资源为依托,通过实施“采选加”一体化,大力发展高端磷复肥和磷精细化工,先后建成230万吨/年高端磷复肥生产能力、310万吨/年矿产品的采矿能力、120万吨/年重介质选矿和120万吨/年双反浮选能力。
 
  以内蒙古、青海、新疆、贵州等西部省区的煤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建成了年产700万吨尿素、150万吨PVC生产能力。
 
  以湖北应城、重庆万州盐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盐化工,建成了200万吨/年纯碱生产能力。特别是宜化自主开发的盐碱氨肥钙联合生产技术,将原工艺中的氨循环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化工企业,资源为王。”现集团拥有煤矿、磷矿、盐矿、硫铁矿、汞矿等各类资源储量达60亿吨。
 
  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实现产业的绿色发展
 

  宜化人认识到,利用现有优势,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放大效应。
 
  近年来,宜化集团陆续利用销售采购网络发展了商贸、物流,利用当地投资或搬迁取得的优惠土地发展了房地产,利用工程技术优势发展了化机、蓝图设计院,利用化肥网络发展了种子、农资超市,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低碳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4年新产业的产值和利润达到305亿元和3亿元,分别占集团总产值和总利润的36%和53%,已开始与传统产业平分秋色。
 
  战略新兴产业一经出世,就显示出巨大的比较优势。昔日的种子产业已冲破襁褓,成为企业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经统计,其累计投入产出比高达50%,而传统产业一般仅有10%;其人均销售收入是传统产业的5倍,人均利润是传统产业的2倍,其中金融业的人均利润甚至达到传统产业的20倍左右。
 
  向产业提档升级转,实现技术的绿色利用
 
  以前,宜化集团在突出向行业聚焦方面独树一帜,大手笔同业并购一直是宜化集团做大做强的“金钥匙”,但现在产能严重过剩,这把“钥匙”也不灵了。近年来,宜化集团依靠自主创新,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产业提档升级。
 
  宜化很多产品是关联的,如煤既可以生产甲醇、尿素,还可以制合成氨等多种产品。如果合成氨市场好就多生产合成氨,把甲醇减少一部分;有的工厂所在地电费高、原材料价格高,市场也不好,就减少产能,把市场好的、能源价格便宜的、效益好的工厂开满负荷。
 
  宜化还主动将一些技术含量低、规模小、落后的化肥品种淘汰,转而生产规模大、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肥料品种,做到既节能又环保。
 
  当前,宜化集团总投资近百亿元的合成氨产业升级行动已经启动,将通过运用先进的、节能的技术装置如水煤浆气化装置等,提升设备效能、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降低消耗、提升效益的目的。
 
  蒋远华介绍,“十三五”期间,宜化集团将推动企业不断实现“两转(转型升级、转换机制)两立(立足宜昌,走向全国;立足主业,走向多元发展)”,由以前做大做强向做强做优转变,在继续发展化肥、化工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学发展型企业为方向,打造“百年企业、千亿产业”的战略发展新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