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人文学者张隆溪受聘武汉大学名誉教授

21.11.2019  02:21

    新闻网讯(通讯员韩晗)11月18日,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瑞典皇家人文、历史与考古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隆溪受聘武汉大学名誉教授,并作客珞珈讲坛第317讲,带来题为《<戆第德>与西方思想史中的“美好世界”》的报告。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为张隆溪颁发名誉教授聘书与珞珈讲坛纪念证书。

讲座中,张隆溪以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小说《戆第德》为对象,系统梳理了18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脉络。他认为,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希望生活得更好,希望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因此人的情感中一直具有乌托邦式的憧憬。但现实世界又往往并不美好,甚至充满了痛苦和邪恶。这一永恒性的困境一直困扰西方思想家们,从托玛斯·莫尔的《乌托邦》、约翰·密尔顿的长篇史诗《失乐园》到莱布尼茨的《上帝至善之神义论》等等,都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1755年里斯本发生特大地震,法国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受到心理上的强烈震动,其后完成小说《戆第得》,表现其怀疑宗教、回归人类理性之深刻思想,成为了西方启蒙时代的重要标识。然而伏尔泰在小说结尾,又似乎调和了乌托邦与直面现实生活这两种冲突性的人生态度,并对人类追求美好世界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隆溪指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世界”不仅仅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且是一种“平衡过程”,无论是西方的伏尔泰还是中国的陶渊明,都对这一问题有着人类相通的情感。真正的乌托邦当然不存在,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主持聘任仪式。据介绍,张隆溪是世界华裔杰出人文学者、世界汉学最高图书奖“列文森书奖”获得者,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历史与中文系讲座教授。张隆溪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于钱钟书、朱光潜、杨周翰、张光直及史华慈诸先生,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兼任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研究型博士考选委员会顾问、国际顶级学刊《新文学史》编委、国际权威学刊《世界文学研究》主编,是最具学术影响力、最有代表性与取得最高学术成就的华裔人文学者之一。

(摄影:屈波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