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求进一步发挥和增强《织梦》文化育人功能

12.12.2016  15:01

      12月8日下午,学校大型原创音乐话剧《织梦》总结表彰大会在阳光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在洲出席会议,并对进一步发挥和增强《织梦》文化育人功能提出明确要求,学工部团委负责人、《织梦》演职人员、校院两级团学组织代表参加会议。



 
(《织梦》主演方教授扮演者周恒发言)
        总结表彰会上,学工部部长、校团委书记金艳就《织梦》创作排演作总结发言,从《织梦》的立意创作到具体的启动实施、从台前幕后的艰苦排演到成功首演的影响和意义、从该剧作为校园文化产品和作为文化育人生动载体的辩证关系,回顾和总结了该剧的成长和艰辛。周恒、周瑞、胡曼三名同学分别代表台前幕后《织梦》学生演职人员作了发言,畅谈了作为参与者、演绎者和感动者、被教育者的真情实感,一方面表示了作为参与者的收获和喜悦,另一方面更加表达了作为感动者和被教育者的所思所得。会议对组织和参与《织梦》排演的先进集体和学生演职人员给予了表彰。                刘在洲首先代表学校对《织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作为学校首次排演的大型音乐话剧,《织梦》无论是从内涵诠释、还是表现形式;无论是形体表演,还是语言对白;无论是舞蹈,还是演唱;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是舞美,还是服装;无论是音响,还是灯光;可以说是刷新了纺大水准,打磨了的专业高度,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指出,校园话剧作为大学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学生第二课堂及社团活动的重要载体。他指出,对《织梦》进行专项表彰,并对全体参演人员进行通报表扬,体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演出成功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对全体演职员辛勤努力的高度赞扬。此外,专题召开总结表彰会议的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巩固成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以在更高起点上繁荣校园文化、丰富第二课堂。       
      其次,刘在洲谈了关于《织梦》的两点感受:一是感受到纺织工业、纺织科技、纺织大学了不起。他指出,《织梦》以大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为主线,以学校师生优秀典型为原型,以纺织工业、纺织科技、纺织大学三条发展史为文脉,以穿越古今的“人物对话”为手段,回顾了以黄道婆、张之洞、黄宝妹等历史人物为符号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梳理出了纺织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追溯了中国纺织文明的肇始传承。同时,重温了以詹姆斯夫妇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和徐卫林教授创新的科技成果为代表的纺织科技发展与进步的辉煌历史;热情讴歌了纺织科技工作者、纺织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及一代又一代纺大人形成的“志存高远、百折不挠,争创一流、敢为人先,追求特色、坚守行业,面向需求、着眼应用”的纺大精神,让人深切感受到纺织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和显赫地位;纺织科技在纺织产业发展中重大的支撑作用;纺织大学对我国纺织科技及其产业发展的突出贡献。从这个维度讲,该剧是一部纺织产业、纺织科技、纺织大学发展史的艺术史诗;是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代又一代纺大人的精神追求;是学校坚持“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发展的强劲动力;是纪念我校建校60周年的最好献礼。二是感受到纺大师生特别是作为演职人员的广大同学们了不起,《织梦》学校师生在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指导下共同创作的原创作品,可谓主题鲜明、切入精准、语言优美,站位很高、立意深远。百余名师生放弃了暑假等节假日的休息,用心用情、持之以恒地刻苦排练、实战联排,才打造出了这台专业演员才能演出的艺术精品;创作出了这台集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音乐话剧。正可谓“一年风雨兼程不懈怠,半载悄然磨砺终有成”,这是全体纺大人的“文化硕果”。他认为,该剧可以说是学校一张名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品;也是参演同学的一次艺术熏陶和人生洗礼;因此,《织梦》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了不起,参演同学们不仅成长进步了,而且对学校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最后,刘在洲对《织梦》和参演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通过演绎纺织,来了解纺织、认识纺织、热爱纺织、献身纺织,为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希望大家通过演绎纺大,热爱纺大,为纺大的事业发展摇旗呐喊、添砖加瓦;二是《织梦》后续依然需要再打磨、再锤炼、再提升,传承演出的经验、体会、技艺,使下一次公演更上层楼,继续精心打磨这台作为向学校甲子办学的献礼作品;三是希望大家把创作和排练期间表现出来的刻苦认真、严谨求实的精神传递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秉承这份“织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刻苦学习,努力实践,不负重托,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信息来源: http://student.wtu.edu.cn/info/1007/4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