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胡锦涛文选》学习座谈会
10月26日,学校在行政楼四楼召开《胡锦涛文选》学习座谈会,学校部分人文社科专家及党务工作者参加,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蔡光兴主持。
与会专家教授代表畅谈了学习体会。经济与管理学院李伟南教授梳理和介绍了《胡锦涛文选》的主要内容,强调文选的思想体现了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理论体系完备,意义重大。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爱军认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运用,在历史长河中体现出其重大价值和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厚权谈到《胡锦涛文选》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一脉相承,体现出高度重视人民的利益。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刘耀东认为科学发展观理论博大精深,其在指导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徐彬教授认为文选中最突出的是两大理论贡献,一是科学发展观,二是和谐社会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严雄飞教授指出文选体现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到了新高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银慧博士从学理层面解读了科学发展观的承续性、创新性,还分享了她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体会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韩东博士认为《胡锦涛文选》的出版发行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新的文献依据。机关党委书记田忠民谈到为什么要学、怎样把握其历史地位以及如何学等三个问题,指出学好文选将进一步加深对中央治国理政新方略的理解和认识。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学锋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贡献,五大发展新理念与其一脉相承,意义十分重大,学校将结合“两学一做”深入开展专题学习《胡锦涛文选》。
校党委副书记蔡光兴做总结讲话。他强调:《胡锦涛文选》内容宏大,242篇文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观点,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我们必须 认认真真地学,原原本本地学,融会贯通地学,要结合学校实际,推动学校工作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