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读理工富学文惹争议 八成学生称选科跟家境无关

06.08.2015  13:48

  武汉晚报讯(本报记者李芳 实习生陈婕 刘邓彧)大学可以选择读什么专业,与高中文理分科有紧密关系。选择文理科的依据是什么?家人意见?兴趣爱好?就业出路?7月底,美国康奈尔大学发布了一项研究挺有意思:家境优越的孩子更倾向选择历史、文学等文科专业,选择计算机、物理等理工科专业的则更多是家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理科如计算机专业的年平均收入会比人文专业高2.5万美元。这是真的吗?

  选专业真与家境有关?

  八成学生称没这回事

  记者昨在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一班43位本科生中做了个小调查,有八成学生称选科跟家境没有关系。

  “这种说法没什么道理。”高考志愿几乎全填文科专业的周雪说,“选专业内因主要是个人擅长和兴趣所在,外因则是就业前景、家人的意见等。比如家里有人从事教育行业,选择时会优先考虑教育。”高中读理科的周雪在大学选专业时却对文科“恋恋不忘”,家人的支持和专业本身就业前景的考量让她“弃理从文”。

  黄璐璐从初中开始就对媒体特别是杂志感兴趣,她喜欢这种自由自在、时尚的生活方式,选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没有受家境影响。

  另有18位被调查者则是因为觉得学理科很吃力,认为文科会轻松一些。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专业的卢承豪则表示,身边大多人选理科是因为觉得就业前景相对文科广一些。

  学文科多花钱吗?

  其实是文科生更能花钱

  去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品牌认知调查报告》称,他们针对中国33个城市(涉及21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和香港)的123所高校发放问卷,基本覆盖全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累计获得1.2万多份有效样本, 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支出方面,文科生每月的消费支出高于理、工、农、医科学生,每月消费支出在1501~2000元、2001~2500元以及2500元以上较高消费水平的文科生比例分别为14.3%、4.7%和5.5%,高于受访大学生整体的消费支出水平。有意思的是,在消费结构方面,文科生每月用于购买衣物和社交娱乐的支出分别占每月总消费支出的10.8%和9.2%,明显高于理工科的学生。

  除了购买衣物和社交娱乐,文科生的作业成本也高于理工科。

  江夏一所高校编导专业学生刘硕算了笔账:“买好的高清摄像机,预算1万;好的摄影单反相机8千,还得配置一台到两台高配置电脑做后期剪辑用。”刘硕说,学费也比其他专业高,再加上平时作业得请群众演员配合,场地、道具等都要花钱。“相比理科生,我们这专业是很烧钱了。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王晓伟则表示,他们平时作业脑力成本较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倒没什么,一台电脑就够了。

  专家为此“争红脸

  美国调查认为,对于所有学科,“弱势家庭”的孩子想取得一定的学术地位都相对于“强势家庭”的孩子占劣势;但对于理工科来说,这种劣势明显度要低一点;而对于文史类,这种劣势则极其明显。

  学文学理跟家境有关吗?洪山高中办公室主任、从事教育工作14年的夏志涛坚决否认了这一说法。选科一般的主动权在学生自己。他们曾在全校做过一次调查,决定学生选文理科最重要的3个因素是:学科基础、兴趣爱好和性别。根据成绩,扬长避短,数理化薄弱的多选文科,其次就是看兴趣,从性别分,女生选文科的比例高于男生。“大多理科生认为,读理工科高考填志愿时,选择的专业范围广些,刚毕业比较容易就业。” 夏志涛说,不过文科学生厚积薄发的事例也不少。

  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俊武则赞同美国调查数据。他认为,想要快速增加收入的话,学生一般偏爱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另一个极端是人文艺术类专业,这些专业多研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领域,相应的劳动回报率不高,但对于追求个人修养和改善家族文化基因非常有用,所以往往成为许多富有家庭培养后代的选择。社会科学专业作为应用型文科,能直接服务于企业和政府,许多专业也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如经济管理类专业,因此也成为许多家庭条件一般学生的首选。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