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武大】寓教于乐学创业

13.05.2016  21:37

图:冷俊、杨志东  文:冷俊

每周一至周五,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格外热闹,教室里总伴有激烈的讨论声,晚上则灯火通明。

这学期,学校将8门创新创业课开设于此,近900名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专业培训。8门课程可谓精彩纷呈,让学子轻松get创新创业的“锦囊秘籍”。

 

互动式教学,激发求知欲望

积极尝试和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这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杜莉讲授的《创新思维与方法》的最大亮点。

为一本滞销的爱情小说设计营销方案”——杜莉在一次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课后讨论拟出最佳营销方案。一个礼拜后的再一次课上,每组推选1名代表在2分钟内阐述营销方案的内容和创新点,各小组之间展开火热比拼。在听了各种方案汇报后,同学们通过课程投票平台,选出最佳方案。获得第一名的小组成员可以获得平时成绩的加分奖励。

几乎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讨论,互动设计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和口头表述能力。将手机变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达成了教学效果的优化。”杜莉道出了互动教学的用意。

 

 

 

理论联系实践,让知识学以致用

邀请业界人士走进课堂是《创业金融》这门课的一大特色。在这里你可以见到商界翘楚和圈内俊彦。

主讲老师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东祥,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业界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校内老师主要讲授创业融资基本理论和案例,业内专家讲授创业投融资和创业企业融资实务和体会。

这学期,张东祥把“我国创业资本的投资与退出”和“创业企业如何获得早期风险投资”两次主题讲座带进课堂。嘉宾们扎实的国际前沿创业金融理论基础、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投融资经验,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门课程,催生20个创业团队

计算机学院“资深”辅导员赵健主讲的《大学生创业》从2011年开设至今,一直受到学子热捧。

上课过程中,每个学生需自发组成创业团队,在最后一次课时以PPT的形式展示团队创业计划和创意点子,接受评委老师评判。评委老师多是创业达人,也有来自创业孵化器的负责人,还有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金奖指导老师。

4月28日是这门课本学期最后一次课。“我的天”天气风险管理平台、校园巴士预约系统、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创意作品备受评委青睐,当场获得天使轮投资的路演机会,同时得到了孵化器的入驻邀约。

赵健介绍,本轮课程结束,产生创业团队近20个,他们都报名参加了本年度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继续接受考验与历练。

 

>>> 督导专家点评: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不仅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大潮中,学校积极顺应国家、社会、学生需求的责任担当。

创新创业课程推出后,本科生院高度重视,于本学期开学初,委托学校教学督导团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专题听课巡查。督导团18位老教授,利用晚上时间随堂听了8门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并形成专题报告。

绝大多数主讲教师备课充分,讲课有激情、有启发性。课堂多采案例教学、信息量大,师生互动活跃。学生到课率较高,听课情况总体良好,不少学生做了笔记。其中杜莉老师开设的《创新思维与方法》和王晓进老师开设的《创新与实践》听课时到课率为100%。

我们认为,学校主管部门应及时召开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创新创业通识课的意见和建议;应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教材建设;成立创新创业课程组,加强教学研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对效果好、听课学生多的课,应增设课头,以满足学生选修需要。

与传统课程相比,创新创业课程更多尝试了互动参与式教学与亲历式学习。通过商业模拟游戏、小组项目完成、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开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做中学、学中做。

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建设立项工作全面启动。全校16个教学单位提交了47份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建设申报书,课程涵盖了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和特定专业领域的创业课程。获批的课程项目将于9月份开课。

(编辑: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