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龙头”经验 建设“生态家园”
7月27日至30日,十堰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29日,十堰市四大级领导周霁、郭俊苹、王铁军、陈家义等同志率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深入陕西省平利县考察了城关镇龙头村新农村建设发展情况。周霁同志要求,广大干部要认真学习借鉴龙头村新农村建设经验,按照“绿、净、齐、富、厚、和”六字要求,努力建设美丽乡村。龙头村,名副其实,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值得我市“生态家园”建设学习借鉴。市委书记孙咏平同志要求我们学习龙头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一、龙头村基本情况
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位于烟波浩渺的古仙湖下游,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900亩,全村辖有14个村民小组846户3176人,有党员89名,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9450元。近年来,龙头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产业兴县、循环发展”战略,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始终走茶饮产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捆绑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综开发等项目资金,全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村。2006年被命名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2年荣膺“中国十佳美丽乡村”。
二、龙头村建设经验
在建设过程中龙头村坚持以“赏农耕文明、游美丽乡村”为主题形象定位。按照“游山、玩水、赏园、品茗”总体空间布局,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建设。
一是观光产业建设。 坚持山、水、园、林、路、景综合布局,把茶园当花园、把基地当景点、把园区当景区建设,累计发展观光茶园1500亩,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实现了茶旅融合发展,农民多元增收。
二是特色景观建设。 先后规划建设了特色产品展销仿古一条街、秦楚农耕文化园、十大精品乡村客栈、十大传统手工作坊、2 0家特色旅游产品门店,极大提升了美雨乡村的建设水平,拓宽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渠道。
三是徽派民居建设。 坚持把新村当景区,把民居当景点,结合陕南移民搬迁,新建、改造徽派民居498户,建成了陕南徽派民居群第一村,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亮丽风景。
四是农耕文化建设。 为充分展示平利悠久的传统农耕文化,招商引资建设了秦楚农耕文化园,开辟了农事活动、农耕器具、民俗风情、文物瑰宝、精品书画等10余个展厅,让游客在观光中体验、感受平利农耕文化。
五是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山上竹、河边柳、路边樟、庭院花的总体格局,完成路边栽樟8公里,河边植柳6公里,移栽古树100棵,坡地栽竹700亩,庭院绿化500户,呈现出“碧水蓝天马头墙,翠竹绿树映农庄”的乡村画卷。
六是服务设施建设。 坚持以观光游赏为主的发展局,面向吃、住、行、购、娱等要素上延伸,先后建成了社区活动中心、生态广场、水上乐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打造出了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的旅游景区。
三、龙头村发展启示
龙头村同我市许多“生态家园”示范村一样,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沉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仅有的是广袤的山场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与龙头村相比,我市的“生态家园”示范村却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但龙头村却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把有限的山水资源打造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观光农业,绘就出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优美画卷,为我市“生态家园”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坚持规划引领、接力实施。 平利县针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现实,坚持全域规划、统筹规划,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总体规划,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各专项规划紧密衔接,切实做到县有总规、镇有详规、村有设计,形成了涵盖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区域的规划体系,从而确保了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操作性和持续性。实践证明,只有切实保障城乡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建设一盘棋,围绕目标不动摇,一任接过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生态家园”建设。
启示二: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永恒动力。龙头村在没有借鉴模式的情况下,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破解难题,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物范围、农村“五小”设施产权、农技推广体系等诸多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增活力,才能攻克“生态家园”建设中的难题。
启示三:坚持优化环境、借梯登高。 良好的环境是贫困山村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龙头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为重点,不断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经济产业迅速壮大。从我市蒿坪镇余家湾村“村企共建”“生态家园”来看也可证明,只有内引外联、拓宽渠道,聚资兴业、借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生态家园”建设的动力和实力。
启示四:坚持群众主体、人才支撑。 群众主体、人才支撑是推进“生态家园”建设的关键因素。平利县坚持围绕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目标,强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造就出一大批有文化、讲诚信、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日益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实践证明,只有把培养一大批职业扎扎实实落实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为“生态家园”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