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守护者:一个人的“暑运”

24.08.2016  19:32
    “货物的摆放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大有讲究的,既要牢固,还要平衡,如果发生偏载,可能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所以要根据货物的载重合理安排区域”行李员涂旭莅向笔者介绍到。  


    2016年8月17日汉口站,室外温度达38℃,襄阳客运段担当的襄阳至青岛北K1198次列车停靠在该站,正在值乘的行李员涂旭莅满头大汗,仔细查对着货物装车及包装情况。

    16:37,K1198次列车缓缓始离汉口站,在闷热的车厢里作业了20多分钟的涂旭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一边检查车门锁闭情况,一边弯腰查看标识。面对一车的货物,顾不了一身身的汗水,仔仔细细清点着装车行李数量。因为所有的货物到站不同,涂旭莅还必须要在闷热的车厢里,将这些货物按照到站的先后秩序及行李货物的轻重大小整齐有序地摆放好。小到食品、衣物,大到家用电器、机械设备,每一件货物,她都要细心检查、核对了一遍又一遍,汗水如雨水,湿透了她的工服,忙碌的她却浑然不知。


    “为了保证途中货物的万无一失,行李员需要定时到行李车厢巡视,其实就是预防意外,因为列车途中会过多个道岔,车厢会晃动,如果碰到货物码放不紧密,就会造成坍塌,我们每次去巡视都会推推货物,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涂旭莅说着推了推手边的一个箱子。

    进入暑运以来,K1198次这趟列车各班组行李车每趟、每站的作业都是如此。并且由于这次列车线路长、站多、点紧、货多,每一次的站停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每到一站,都要抓紧时间卸货、上货、点货、签字、办理交接,容不得一丝拖延和任何的差错。


    “别看我们只有一人当班没人监督,但责任心要求我们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行李车算是一个特殊地带,也相对独立,除了‘三长’(列车长、乘警长、检车长)和货物押运人,别说乘客了连我们车上的乘务员都不准进入。”坐在不足三个平方米的工作间的写字台前正统计单据的涂旭莅和笔者聊到。

    列车的每一次启动,对旅客和货物来说意味着离家更近,而对涂旭莅她们来说,将是更多的票据和货物,厚厚的票据里,从品名到重量,从始发站到终到站,她都一笔一画认真地填写着,大颗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到票据上,她只是用条湿毛巾擦把脸,继续重复着手头的工作。


    襄阳至青岛北这趟车来回要50多个小时,两名行李员搭班,差不多平均6小时换一次岗。“我们不像车班其他岗位,乘务员可以在车厢中穿梭,与同事、旅客交流,我们就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儿待着,面对的也是一件件不能说话的行李包裹,所以啊,干了行李员就要习惯孤独,耐得住寂寞。”涂旭莅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