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9% 消费亮丽成绩单折射市场活力
制图徐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纵览一季度经济数据,消费是最大的亮点。一季度,全省消费市场回暖势头明显,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5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消费马车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供给的日益丰富、需求的持续释放和政策的有效牵引,折射出逐步恢复的消费信心以及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消费有支撑——
就业稳收入增
消费信心从何而来?
就业稳,增收有支撑。全省人社部门持续推进“春风行动”,一季度举办招聘活动3976场,帮助31.12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至3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12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30.2%。3月份,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2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越来越鼓的“钱袋子”让居民消费有动力。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0元,同比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7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20元,增长6.0%。
“激发消费增长潜力,首要是增加就业机会、稳定收入预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余振认为,人们可支配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有钱花,消费需求增长才有实实在在的支撑。
市场有活力——
优质供给扩大消费需求
顾客一口气买下26万元顶级克拉钻,LV华中首展、BOSS中国首展假期首日销售同比增长100%……今年“五一”,武商MALL迎来品质消费热潮。
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释放,意味着居民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8.0%;3月,全省限上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1.3%。
消费升级离不开消费平台的提档升级。去年底,我省新认定黄石交通路步行街等3条步行街为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武汉吉庆街、宜昌中南路特色美食街等10条商业街为省级特色商业街。一季度,江汉路等6条重点步行街客流量超过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37.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速涌现,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春节期间,全省450家电商企业参加网上年货节,期间全省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超过130亿元;线下零售实体店铺牵手美团、饿了么、淘鲜达等线上平台开展即时零售业务,配送时效从“天”到“小时”,再到“分钟”,不断升级满足顾客“即刻拥有”的需求。
越来越活跃的线上消费,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4%,
实体商业加速“触网”“上云”,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即时零售、直播带货、“便利店+”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国风、文艺等主题市集点亮夜经济;脱口秀、音乐节等展演火爆江城……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不断涌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成为消费恢复性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打好“组合拳”——
发展有潜力
恢复和扩大消费,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可以四两拨千斤。湖北部署系列帮扶政策,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
开年来,我省集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消费促进活动近3000场,掀起新春消费热潮。元宵节,全省共251场“新春欢乐购·荆彩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同步举办;各地开展千余场民俗体验、潮玩夜游、文化展演活动,共襄元宵盛景。
2月,我省印发《2023年全省“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推出系列举措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
3月16日起,全省投放首轮“惠购湖北”消费券5亿元,直接拉动消费22亿元,惠及商户超40万家,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增强居民消费意愿,还需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3月6日—15日,省市场监管局、省消费者委员会连续举办11场活动,通过开展放心消费承诺活动、食品安全免费快检、放心网络餐饮推广活动、消费体察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行业自治和企业自律,助力提振消费信心。
余振表示,从长远看,巩固消费回暖势头,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打造创新的场景、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势头更强、范围更广、更有后劲。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