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体育要塑造“英雄”而非“偶像”
篮球改革须分割职能 体育要塑造“英雄”而非“偶像”——专访姚明
8月7日,中国篮球明星姚明(左)和国际篮联主席奥拉西奥·穆拉托握手致意。当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篮联会议上,中国战胜菲律宾,获得2019年男篮世界杯举办权。 新华社/法新
新华网西安8月13日电(记者郑昕 张晨俊)借着2015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在陕西西安举行,刚参加完2022冬奥会和2019男篮世界杯两个重要申办的姚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畅谈他对于篮球改革、宁泽涛受热捧等近来体育圈热门话题的看法与建议。
关于公益——“我们的任务是普及”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是由姚基金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动的社会公益活动。谈到这个他已经连续参与4届的校园篮球活动,他认为目的在于“给每个地区带去实实在在的体育教育”。
“这几年我与姚基金走访了很多中西部贫困地区,有些地方不仅设施缺乏,连体育老师都是兼职,确实是‘数体教’,这和我们传统上体育教育意识的缺乏有关。”姚明说,他走访很多地区的体育课都还处于“放羊”状态,孩子在操场漫无目的地嬉戏打闹。“这样反倒容易产生意外,能有组织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锻炼身心。”
正因如此,姚明认为“篮球季”这项公益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大的普及性。“推广体育的道路上需要有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去发挥作用,我们选择的功能就是做普及性,不做精英化。”
在他看来,在农村地区进行的公益项目与在大城市开展的NBA姚明篮球学校、训练营,成为推动篮球普及并行不悖的两种方式。“这是完全分割的两个项目,但两者目的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普及篮球,充实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丰富教育手段,因为体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姚明说。
关于篮球——“改革就是要各安其位”
随着中国成功获得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举办权,中国篮球可能会迎来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体育深化改革大环境下的篮球体制改革也箭在弦上。近期CUBA与大超联赛酝酿的并轨,以及有关篮球管办分离的讨论都是热点。在姚明看来,改革需要摒弃“大而全”的思维。
“国内篮球体制改革的社会关注度比较高,我觉得社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有功能性,追求‘又大又全’就会失去主攻方向。现代化的运行机制需要有各种功能的机构拼凑在一起,形成协调的发展。我们的问题是拼凑太紧密,所谓一套人马几块牌子,结果是几块牌子为一个目标服务。”
姚明以篮球青少年培养举例,他认为,培养篮球苗子为国家队选送人才,这是自然而然的,但如果所有的目的都指向国家队,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会轻视青少年普及篮球这个最重要的任务,反倒会伤害国家队的长远利益。
“在体制改革里,我认为需要进行功能性的剥离。协会该干的协会干,体育总局该干的让体育总局干,职业联赛该干的让职业联赛干,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需要划分比较清楚。兼顾一定是会损害其中一方的利益,从长久来说没有办法持久,”他说。
姚明提到,球迷希望国家队在世界杯、奥运会取得好成绩,这离不开学校体育、职业联赛、青少年培养等多个环节。如果过度把这些力量全集中在国家队一个目标的话,最终造成各条战线的萎缩。“巨大的国家队与萎靡的供给渠道,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无法持久,前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恶果。”
关于明星——“宁泽涛让我想起刘翔”
“看到宁泽涛,我脑子里想的全是刘翔的故事。”谈到在喀山游泳世锦赛上人气蹿升、被不少网民与体育迷热烈追捧的泳坛新人宁泽涛,姚明坦言“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他的报道”,并称赞了宁泽涛的不俗实力与拼搏精神。作为经历了职业生涯起起伏伏的“过来人”,姚明还是认为体育应当塑造“英雄”而非“偶像”。
“‘英雄’与‘偶像’之间有一条比较模糊的界限,有时会混淆。”他说,“在体育领域你要成为强者,就需要有另外的强者倒在你对面。宁泽涛的成功无疑是建立在他击败了一个或几个比他更强的对手这个基础之上,古人讲武无第二,这种杀伐决断的魄力,是我们和‘偶像’最大的不同,也是更应看重的。”
话锋一转,姚明说道:“体育界的常胜将军不多,因此我应该感谢刘翔,毕竟人们见证了他从成名到退役整个职业生涯的起伏。他用亲身的体育职业生涯,教育了我们所有人,让人们对运动员有了更大的宽容,能更理性地对待运动员体育生涯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
“中国体育圈正在面临重大的变迁,从以前的‘举国体制’慢慢向市场化发展,我们这一代退役运动员应当是中国第一代脱离了‘体制’面向社会的人,我们是先行者,需要为后面的人探索出一条路,因此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也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姚明说。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