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预测我们会爱上谁?
我们真的能在茫茫人海中一见钟情吗?我们真的能不顾“颜值俱乐部”而爱上内在美吗?我们真的能爱上和自己迥然不同的人吗?我们真的能做到“纵虐千百遍,待之如初恋”吗?当然是可以,但很可能只是在电影和小说中可以,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这样的比例不会太高,大部分人的恋爱还是会遵循一定的规律。
想要科学地预测我们会爱上谁,我们必须先掌握一些理论基础: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基本假设是恋爱的对象有奖赏价值。可以是直接奖赏,即那些显而易见的愉悦和好处。也可以是间接奖赏,它们往往微弱而不易察觉,有的甚至有悖于常识,比如相似性,比如利于繁殖后代和优化遗传信息:“我们常常被那些能为我们将来的后代提供生存优势的人所吸引,即使我们根本还没想过养育孩子。”
我们会喜欢那些身边熟悉的人
我有个朋友是个文采斐然的情种,追女孩会用浪漫的情书轰炸,他写好就托自己的好哥们儿送给心上人,时间一久,不出我所料,他的心上人和送信的哥们好上了。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不怪那姑娘糊涂,也不怪送信人不仗义。在这类悲剧中,送信人的两大优势决定了他成功的几率更高(当然前提是他要喜欢那个姑娘):临近与重复。
我的朋友最致命的错误就在于没有亲自去送信,因为空间上接近对于关系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初入校园,通常我们第一个朋友都是同桌或者室友。为何空间上临近有如此大的优势呢?那是因为面对面的交往,让我们更容易得到他们提供的奖赏。比起通过信纸、网络、手机传递的甜言蜜语,一个暖心的微笑、一次温情的抚摸往往成本更低,但效果却更明显。这也是异地恋的致命伤。研究显示,即使已婚夫妇,分居两地的也比住在一起的更容易离婚。即使双方都相信他们的爱情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奖赏价值,但条件的多变依然让信任的基础更脆弱。
而重复地接触到一个人的面貌和声音通常能增加我们对其喜欢的程度。研究表明,即使我们没有和某人说过话,我们也倾向于喜欢见过很多次的面孔,这就是所谓的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这个效应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认识同性恋的人比那些与同性恋者没有任何接触的人态度更友好。
电影《她》中西奥多爱上了人工智能萨曼莎
临近导致熟识,熟识导致喜欢,懂了这个道理,那些看过电影《她》(Her)的人,也不会再为男主西奥多爱上人工智能萨曼莎而诧异了吧,因为她不仅了解他(通过大数据分析),而且还能时刻陪在他身旁。
我们会喜欢那些颜值高的人
虽然我痛恨时下动辄拿颜值说事,但无可奈何的是,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表俊美的人更讨人喜欢,更好相处。外貌更有吸引力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但高颜值的优势还要取决于不同文化所强调的价值观。不过就平均而言,高颜值还是带来了更高的收入、更好的评价,以及更少的惩罚。热罗姆的名画《法庭上的芙丽涅》所昭示的正是这种根植于人性中的无奈与必然。
公元前4世纪模特芙丽涅因为美被法庭判为无罪
虽然美的标准存在时代和文化上的差异,但世界各地的美丑标准仍趋向一致,这就是为什么选美大赛的获胜者无论来自哪里都显得迷人。这种一致说到底都是为了繁殖,这一点有着一系列演化心理学的观点作为支撑:英俊男性的精子更健康;头发长、发质好的女子往往年轻而健康;臀位比例接近0.7,也就是有着曲线美的女性更容易受孕;面容对称的男女通常也有着对称的体型,他们更聪明也更健康……
除了演化的原因和情人眼里出西施,什么样才算好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的文化环境。经济困难年代,人人挨饿,身材丰满的女子更吸引人;到了物质丰富的年代,纤瘦骨感作为一种美又重新流行起来。黑人男性比白人男性更能接纳体型微胖的妇女。
选美大赛的获胜者无论来自哪里都显得迷人
此外,男性比女性更重视伴侣相貌的吸引力,“女为悦己者容”这一古语似乎也得到了现代统计的支持,在2007年美国做美容手术的91%都是女性。有趣的是,女性喜欢哪种男性的脸型还取决于她们的月经周期,在排卵前的受孕期,她们更喜欢具有男子气概的面孔,而在其他时期则更喜欢青春、具有孩子气的男性面孔。
我们会喜欢那些与我相像的人
和人际交往的普遍规律一样,人们喜欢与自己相像的人,这种相像体现在年龄、国别、种族、文化背景、教育、兴趣、经历、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态度、价值观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性格。所谓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情投意合、一见如故其实都是相像原则的体现,即使支配欲很强的人也更喜欢有主见的人。
这样说来,广为流传的相异相吸其实很不靠谱。如果我们还在为那些老少恋而感动不已,那说明我们忽视了这些特例其实是在更广泛的范围进行了匹配,这种匹配给彼此带来的奖赏具有差异性,例如女性用青春和美貌换男性的金钱和地位。据美国一家网络婚恋公司的调查,外貌吸引力最低的那10%男士每年需多出186000美元的收入,才能和外貌吸引力最高的那10%男士吸引到等量的来自女士的注意力。把爱情视作交易这种说法或许听起来很刺耳,但从演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公平交易,而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男子偏爱年轻貌美的女性是为了繁殖,因为女性到了中年绝经期之后便不再生育,而容颜姣好同时也意味着身体健康和遗传基因优秀。反过来女性不必关心伴侣是否年轻,因为只要男性活着就有生殖能力,而女性的漫长孕期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寻找资源丰富、社会地位高的男性。
相异的人真的不适合在一起吗?不,还有一种例外是相异且互补。因为互补性能够弥补一方的不足,所以更具吸引力,当恋爱双方处在一种默契关系,使得他们能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形成令人舒适的支配与顺从,这便会加固他们的感情,但相异互补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说到底,不管是相像还是相异,我们喜欢的是那些能支持我们,并令我们感到愉悦的伴侣,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相像总是令人欣慰,因为这多少暗示着自己也是充满魅力的。我们更容易欣赏那些和我们共同点多的人,也期望他们能喜欢我们。人以群分,相像比相异带来更高的奖赏价值。
我们会喜欢那些可能喜欢我们的人
对方是否会接纳自己是大多数人求偶时都会认真考虑的问题。要想尽快得到爱情的垂青,我们应该追求最有可能回报我们的伴侣,即那些可能喜欢我们的人。心理学家甚至给出了公式: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等于伴侣长相吸引力和伴侣接纳自己可能性的乘积。这就好比说,即使凤姐十分喜欢我,但其长相对我们没什么吸引力,那我多半不会将其列为首选;同样,我对斯嘉丽·约翰逊渴慕有加,但考虑到她不太可能喜欢我,我也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是因为人们都不愿意冒被拒绝的风险。一项实验要求大学男生在两种电影座位间做出选择:要么挤到另一边美女旁的唯一座位,要么独自坐在这一边的空位。奇妙的是,如果两边的屏幕在放映同一部电影,只有四分之一的男生敢于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坐到美女旁边,因为这样的泡妞意图太过明显,可能被拒绝;而当两边的影片不同时,四分之三多的男生都会选择坐到美女旁边,因为这样意图更模糊,让别人以为你只是想看这部电影而已,美女如果再拒绝便会显得粗鲁无礼。这也符合了平衡理论,即认为人们期望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交关系保持一致,所谓投桃报李、以牙还牙,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人们偏爱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衡。
不过最好的接纳来自那些品味挑剔的人,相较于一个滥情的花花公子,女士显然更喜欢看起来审慎而专情的男性。体会到这一点人可能会玩起欲擒故纵的伎俩,但实验告诉我们,一味故作清高保持男神女神形象并没有好处,真正有杀伤力的是选择性的故作清高:你可以让别人可望不可即,但你要对你想吸引的人热情友好才会给自己加分。
我们会喜欢那些轻易得不到的人
相当于恋爱中的逆反心理,通常发生在关系发展遇到障碍的青年男女身上。还记得梁山伯与祝英台吗?还记得《毕业生》中的本和伊琳吗?外界的阻力(通常来自家庭、社会)越大,他们爱得越痴狂,这被称为亲密关系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Romeo and Juliet effect)。这一方面提醒那些逆势而行的眷侣们要理性看待对方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在提醒父母们慎重干预孩子的恋情,即使有不满也要温和表达。
电影《毕业生》最后的抢婚戏
做一个略显粗糙的概括:科学告诉我们,我们最有可能爱上那些身边熟悉的、颜值高、和自己相像又喜欢自己,但不会轻易得到的人。更具体的科学家也说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评价未来伴侣的三条标准是:一、热情与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二、吸引力与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三、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适。
当然了,心理学的研究是个正态分布,那些旷世奇恋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亲密关系研究能做的只是马后炮似的把真实分析出来,如果你已收获爱情,请对照上文巩固善缘;如果你依然单身,那请你让自己变得友好、上进、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