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棺土葬在湖北多地回潮 咸宁棺木制造村生意红火
湖北日报讯(记者 刘自贤 胡琼瑶 汪彤 实习生 谢铌)本报29日《鄂州骨灰棺葬为何有禁不止》报道见报后,不少读者反映,骨灰棺葬现象在其他火葬区也存在。昨日,本报记者分赴咸宁、黄石、黄冈等地调查,发现一些丧葬陋俗死灰复燃,火葬区遗体火化率下滑,骨灰套棺再葬呈蔓延之势。
咸安:棺木制造村生意红火
咸安区汀泗桥镇大坪村是一个传统的棺木制造村,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村子道路两侧,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厂,门口堆积着大量杉木。走进村子,隔几家就有一个棺材铺。吴义清是一个有着20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他说,自己差不多一个星期就能销售一副棺材,售价在3500元到5000元不等。尽管咸安区早在2007年实行殡葬改革,但大坪村的棺材生意依然很好。他说,有的人家买棺材就是为了套骨灰盒土葬。
村里人告诉记者,附近山上成年的杉木差不多砍伐完了,还得到外面去进原材料。据了解,按照当地风俗,光是请人抬棺材就得16个人,还要请4个人挖墓,一场丧事办下来,少则上万元,多则三四万元。
在咸安帅印山殡仪馆内,一户谭姓人家正在办丧事,据家属介绍,逝者为市里一家企业退休职工,火化后将运回老家桂花镇土葬。他们在老家已备好了棺木,挖好了坟头。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咸安是火葬区,国家公职人员去世后一般都会来此火化,但未必会葬在公墓,有一部分被家属拖回了老家,或土葬骨灰盒,或套棺重葬。咸安区每年的火化数量应在3000具左右,而事实上真正火化的不过1000多具。
浠水:火化率较低
曾经在黄冈市最先成立殡葬所的浠水县,如今火化率较低。该县殡葬管理所长韦景雄说,浠水1978年就开始推行遗体火化,那时一年火化遗体6800具,火化率达到100%,可去年这个百万人口大县火化遗体只有600具左右。
浠水在2000年就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域火葬区,但火化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去年,该县有20年之久的公墓“圣义纪念园”难再经营下去,被法院拍卖给招商引资企业。据现今管理人员廖广雄介绍,这20年来该公墓总共只接纳安置了150例死者骨灰。自去年5月以来,也只安置了4例。
火化率低带来了棺木市场繁荣。在该县城区十月建材城木材市场,大院内摆放着成堆的杉木,这里集合了9家棺材店,是浠水最大的棺材市场。一家棺材店老板娘说,她店里一年要卖出棺材100多副,每副2000元左右。
大冶:市民称套棺再葬很常见
在大冶市殡仪馆,记者问几位丧者家属哪里可以买到棺木,他们都不假思索地说:七里界路木材市场。
七里界路位于大冶城郊。这里路边一排排店铺挂的“万寿”字样格外显眼。店子门口,都摆放着刚刚上完油漆正在晾干或正准备上漆的棺木。
一家柯姓店老板介绍,店里使用的都是上好的杉木,根据用漆不同,棺木价格也不同,“如果刷的是桐油,需2500元左右。如果刷的是一般的树脂漆,需2000元左右。”
另一家店铺的老板娘告诉记者,当地棺木制作以杉木为主,如果想用更好的木材,需提前付定金从外地进材料,但价格会高得多,“比如一口柏木棺材,至少需要5千元。”
大冶是火葬区。但几位老板都说,骨灰盒套棺再葬,在当地太寻常不过了。
相关链接
火葬区棺木公开卖
鄂州骨灰棺葬为何有禁不止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自贤、实习生谢铌)鄂州市是全域火葬区,但该市农村盛行骨灰装棺再葬,棺木制作、销售也呈现公开化。禁止在火葬区销售棺木、不得将骨灰装棺再葬的殡葬管理禁令,在该市沦为一纸空文。
26日,记者在该市华容镇杨巷村木材市场看到,在两家店铺里,有木匠正在制作棺材。其中一家打出了出售“长寿”的变相广告。店铺老板娘说,一口普通的杉木棺材售价2000多元。遗体火化了为何还要用棺木?她说:“我们这里兴这个(流行骨灰盒套棺材)。”
据熟悉情况的村民介绍,生意好的店铺一年可销售一百多副棺材。
在泽林镇竹木大市场,记者看到,一家店铺里,摆放了4副棺材。棺材外打上白色底灰后,还漆成了黑色。
记者在鄂城殡仪馆,采访了多位办丧事的丧属,发现遗体先火化再装骨灰盒套棺木进行土葬,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来自杜山镇柯营村的严姓丧属介绍,他们已经置办好了棺木,花了2080元,将老人骨灰运回家后,要请“八仙”抬棺,还要做“法事”。
也有农民认识到骨灰棺葬是大浪费,但面对风气也显无奈。杨巷村9组88岁的杨辉寒老人对记者说:“浪费啊!我死后就不要骨灰盒套棺材。”不料,老人的三儿媳接话说:“您死了,套不套棺材不由您说了算。我们不给您用棺材,别人会笑话我们晚辈的。”
鄂城殡仪馆馆长林志祥介绍,鄂州有两个殡仪馆,全市去年火化遗体5800具左右,遗体火化率达到98%以上。
火化形势看好,坟头不见减少。省林科院研究员张家来认为,骨灰棺葬浪费木材、占用土地,也加重了农民负担。“制作一副棺材需要半个立方米木材,等同于一亩松杉林地一年的生长量。”他说。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