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局长一行赴宜昌市夷陵区调研全民健身工作的调研报告

04.08.2015  21:15

关于赴宜昌夷陵区调研全民健身工作的报告

(2015年7月20日)

7月16—17日,由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晓华同志率群体处一行4人,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宜昌市夷陵区全民健身工作进行了调研。同时,对2010—1015年全民健身工程进行了检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7月16日下午,调研组与夷陵区和宜昌市体育局、区文体局领导先后深入到夷陵区小溪塔街道营盘社区、青龙镇官庄村、雷家畈村,就乡镇体育工程建设、农民体育工程、全民健身路径等场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实地检查与调研。在营盘社区,实地查看了2013年乡镇体育工程建设情况和全民健身路径安装、使用和管理情况;在官庄村,考察了村级文体广场和乡村全民健身绿道建设;在雷家畈村,深入到一组、二组、三组,就农民体育工程建设进行检查,对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安装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器材安全和援建标识是否符合标准、群众健身是否经常、器材管理使用是否到位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7月17日上午,调研组一行驱车50多公里赴夷陵区分乡百里荒户外营地进行考察,就汽车营地建设资金来源、运营模式、建设运营过程中享受了哪些优惠政策、目前还存着哪些矛盾问题,适合开展哪些户外体育项目、场地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百里荒园区听取了夷陵区全民健身工作和百里荒汽车营地建设的综合情况汇报,林晓华副局长代表调研组一行,对夷陵区全民健身工作、百里荒园区体育项目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总结好“十二五”时期经验做法,科学筹划好“十三五”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下午,调研组又深入到猇亭区、西陵区,对国家雪碳工程、时尚假日赛事准备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整个调研活动,日程安排紧凑,调研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夷陵区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特点

夷陵区现辖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和1个试验区,194个行政村(居委会),区域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夷陵区处于宜昌市城乡结合部,既有街道又有乡镇;既有城市社区又有乡镇村组。就体育工作而言,既有城区体育又有农村体育;既有社区全民健身路径项目建设又有乡镇体育和农民体育工程建设,无论是在行政区划和全民健身工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来,夷陵区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在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以及社会体育组织建设方面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 政府主导全民健身工作有力度

一是注重机制制度建设。 将全区体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全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夷陵区体育争光奖励办法》、《夷陵区乡镇(街办)群众活动奖励办法》、《夷陵区单项体育协会年度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加强体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为扎实推进夷陵区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机制保障。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将体育工作经费纳入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十二五”期间,仅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500多万元;同时,不断加大人均体育经费保障,从“十二五”初期的人均0.5元逐年递增到人均2元。积极推进乡镇“三个一”建设,即: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室内健身房、一个健身广场;村一级达到“五个一”,即一个文体广场、一个文体活动室、一副篮球架、一套农民体育工程、一条全民健身路径。大部分社区和村小组也实现了一个文体小广场、一条健身路径、一个移动音响、一张乒乓球台、一支晨晚练队伍。

三是创新融合发展模式。 夷陵区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山水相间的特色优势,积极推行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户外健身休闲体验项目,依托乡村公路修建健身绿道,完善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等户外体育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乡间公路村村相连,健身绿道依依相伴,人在绿道骑行健步,心与自然山水相融”的城乡一体的户外健身画面。

(二)全民健身工作全面推进有特色

一是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健全。 十二五”期间,夷陵区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自建力度,先后新建、改建了一大批体育基础设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全区标准体育场地达911个,总面积750000平方米,城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4平方米,超过全省1.29平均水平。街道、社区、乡镇、实现全区行政村(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全覆盖。

二是社团组织作用发挥明显。 全区注册各行业、各人群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15个。每年,体育主管部门与各体育社团组织签订责任书,体育单项协会年平均组织举办1次以上体育活动和赛事。同时,为274个全民健身站点配发健身器材,加大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力度,全区注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0多人,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0多万人。特别是在调研期间,我们在龙泉镇文体广场亲眼看到数百人正在学跳高跷广场舞,乡亲们敲着锣鼓、唱着山歌、踩着高跷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红绸,调研组成员也被快乐的气氛感染,与当地群众一起舞动起来,整个文体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三是群众体育活动城乡联动。 连续成功举三届夷陵区综合运动会,并设置乡镇(社区)和区直两大组别,分为青少年类、成年人类、老年人类、残疾人类4大类别,同时,每年还组织举办的老年人运动会、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桥牌等大奖赛、公开赛,参与人数达上万人。

(三)百里荒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发展有前景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独特。 百里荒位于宜昌夷陵区、远安、当阳三县(市、区)交汇处,是武汉至恩施、神农架林区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有高山、有峡谷、有草场,夏季平均温度26℃,拥有“万亩高山草原、千亩华山松林、百里生态乡村”三大美景,具有“春花、秋叶、夏凉、冬雪”四大自然景观。同时,也与三峡大坝等风景区还遥相呼应,也是电影《山楂树之恋》和电视剧《最后的国门》拍摄地。

二、体育项目丰富,规划建设同步。 园区规划注重体育项目建设,有迷你高尔夫球场、体育综合馆、户外体育项目拓展基地、高山滑雪、滑草场、户外攀岩基地、登山步道、骑行绿道等。新建自驾车营位区6000平方米、房车营位区4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自驾车100辆、房车50辆。同时,他们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发展的理念,计划总投资2.5亿元用于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建设,建设期为3年,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效、三年全建成”的步骤,扎实推进营地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1.5亿多元,汽车露营营地建设初见规模,赛马场、真人CS野战基地基本建成,滑雪和滑草场将于10月底建成,其他近10余项户外体育项目建设也正同步进行。

三是建设思路明确,发展前景广阔。 他们坚持以旅带体、以体促旅、体旅结合起来的发展方向,在保护生态中建设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和户外体育基础设施,通过建设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汽车露营营地建成后,将成为集高山草原养身、避暑滑雪度假,户外探险健身、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育户外营地,将吸引一大批全省及周边省份的汽车、房车、自行车、户外拓展等爱好者前来体验,真正成为体育+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几点启示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是做好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保障。 调研中,我们感到,夷陵区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全民健身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财政预算,真正做到了有中长期规划、有年度目标考核、有奖惩激励机制、有推进落实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上有具体的措施办法并落到实处。

二是科学统筹规划,是发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前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夷陵区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将体育、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科学统筹规划,将乡村公路与健身步道相结合、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将户外健身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三是基层党的组织,在全民健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夷陵区乡镇、村、组调研时,村支部书记、村组干部对全民健身工作如数家珍,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视和理解,让调研组一行深受教育和启发,大家一致感到,基层党组织在全民健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官庄村、雷家畈村,他们就把农村体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组有文体广场、有年度体育经费预算、有农民特色体育项目比赛,有专人维护管理场地器材。

四、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体育工作的扶持力度。 基层体育工作,特别是基层群众体育工作,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体育工作,全省全民健身事业呈现出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良好态势。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其他兄弟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乡镇、村组,无论是在场地设施、组织建设,还是活动开展、人员培训等方面,还存着重视不够、投入不大的问题。下一步应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分享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全民科学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体育项目的保护和挖掘力度。 多年来,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省各地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项目和品牌赛事活动,特别是武陵山区一带,是苗族、土家族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都有着悠久浓郁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龙泉镇青龙村调研时,正赶上全镇高跷广场舞培训,这个传统的体育项目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武陵山区摆手舞、巴山舞、高脚竞速等传统体育项目也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体育和文化的瑰宝,应当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挖掘和创新工作,使我省群众体育项目和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三是要积极推进湖北省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的规划建设。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车拥有量也逐年递增,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也更加多元。特别是在全民健身方面,人们不在满足日常的健身方式,利用节假日骑行或自驾车到户外体验已成为新的全民健身热点,房车、汽车露营营地建设与发展已成大势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全省体育公共服务的超前发展,规范性地有计划地推进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建设势在必行。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湖北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的规划建设,才能更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全省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多元价值,满足人们对健身服务的不同需求,真正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群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