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争创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7月13日,宜昌市夷陵区官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70多名在此休闲的游人,葡萄架下拍照,梨园尝果……3年前,这里还是荒山石岭,经过民营业主卢发信投资400多万元参与治理和建设,已成为全省有名的水土保持标杆和城郊休闲胜地。
绿色决定生死,水土承载发展。作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夷陵区以争创“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为统领,激活各类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兴办绿色产业。
该区成立区水土保持委员会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发《关于禁止开垦陡坡地的通告》、《夷陵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加强矿山企业、城镇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为了扎紧水土保持的“篱笆”,该区加强开发建设单位项目立项管理,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纳入前置审批条件。至去底,累计审批区级水土保持方案213件,验收182件。区水土保持局重点进行弃土、弃渣、破坏水土、措施落实等审查。目前,全区水保方案编报申报率和措施实施率达到95%以上。
该区突出综合防治,以“长治”工程为主抓手,先后完成治理流域43条,治理面积692.8平方公里。太平溪、官庄、大坪等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小流域”和“个十百千”示范小流域。磨子溪、军田坝被世行贷款项目中央执行办命名为重点示范小流域。
投资绿色产业,也激起2000多万元民间资本的浓厚兴趣。全区12个大户和4家企业建设的17个精品项目,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万亩的同时,自身实现年农业产值1.26亿元,利润4000多万元,解决就业5万多人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区内的17个精品项目还带动周边农户进行面上治理5万多亩,自发治理3500多亩。
夷陵区水土保持局局长王军华介绍,目前全区20多条小流域的200多平方公里得到有效治理,新增基本农田12812亩,新增经果林14770亩,水土流失面积下降率14.5%,森林覆盖率达68.73%。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