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农村万余饮水工程首迎“夏考”
7月13日下午4时许,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华和该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理事黄明义一同来到村集中供水工程。他们爬上过滤池顶部,检查过滤设施运转情况,并查看清水池水量。
6月以来,他们为水池“体检”的频率由过去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三次,为的是更好应对今夏用水高峰和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普溪河村集中供水工程建于2014年10月,全市今年新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一共有10122处,它们都在今年夏天接受首次“大考”检验。“饮水工程建好后,全村安全饮水实现了全覆盖。”刘华介绍,饮水工程从东风渠抽水,由提水泵站、缓冲池、过滤池、清水池四部分组成,投资110万元修建,惠及600余户2100余人。
水源有了保障,如何才能保证饮水工程管护得好?在夷陵区水利部门的引导下,2014年10月,普溪河村用水者协会根据新建饮水工程,重新调整机构、职责,并通过县民政局核准登记。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共同维护水利设施,有序供水,协调区域内用水纠纷。
“每月5元保底使用3吨水,超出的部分2元每吨。”用水者协会理事黄明义说,阶梯式水价有效保障了水源的科学、高效使用,目前水费收缴率达100%,村民的节水意识也逐渐增强。
除了收齐水费,保证协会正常运转,黄明义和其他管水员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例行巡查。夏季用水高峰期,他们需要顶着烈日沿途检查主管道是否渗水,及时调节自动抽水控制阀,以保证泵站持续抽水。
普溪河村村民黄明金过去夏季干旱缺水时,要到3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而现在他成为用水者协会会员,实现了从“自己的水自己挑”到“大家的水大家管”的转变。他告诉记者,协会有一本账,维修、管护、泵站用电,每一笔支出大家都看得明白。
为确保所有的饮水工程管护得好,市水利部门对管护方式进行了严格细分:对于改造或者实行管网延伸的供水工程,不改变原来经营模式,由原水厂进行管理;对私营业主投资、国家给予补助的水厂,由私营业主负责经营和管理;对单户或联户工程实行受益户自主管理;对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公司化管理模式。
“类似普溪河村群众居住分散、用水量较少、难以按照市场化运作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受益户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或者由镇、村负责经营和管理。”据市水利局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负责人李永涛介绍,全市各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各有特点,需要针对各地实际制订有效的管护方式,确保建得起、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