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从事的这一科相当于‘老年全科医生’,是内科中难度和风险最大的一科。你不容易!”昨日,看着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老先生给自己发来的邮件,中南医院综合医疗科副主任医师金雅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此前,金雅磊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医生心里话”,感动了众多读者,也深深打动了秦伯益院士。
为老人过生日做吃的
四年如一日关爱病人
年届不惑的金雅磊,原本喜爱文学。但弟弟被怪病折磨了近十年后离世,让正在读高一的她改变志向:做一名医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所有志愿填报的都是医护专业。
当医生后,金雅磊先是在儿科病房工作,后来又转到综合医疗科。综合医疗科也是老年病科,在这里,70岁的老人都算得上是“年轻人”。患者大多行动不便,身患多种慢性病。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更注重整体医治,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爱心。
四年前,一位“老八路”在金雅磊所在的科室住院。由于子女身体也不太好,老人只能以医院为家。每当有人来看望一同住院的病友时,老人总会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金雅磊知道,老人最盼着过生日。老人住院期间,她和护士长悄悄准备了一场生日会。老人生日那天,大家簇拥在老人身边,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老人指着金雅磊对所有来看她的人说:“这是我女儿……”
老人吃不惯医院食堂伙食,金雅磊和同事就经常从家里带些饭菜给她,“老人最喜欢吃我烧的肉末豆腐和肉丸子了。”金雅磊说,她还特地托人从老家给老人带来红皮花生。
真情付出,让金雅磊收获了老人的亲情之爱。有次上夜班她忙得没空吃饭,在查房时,老人塞给她一杯酸奶:“我知道你没吃饭,快喝。”金雅磊说:“谢谢,我待会就喝。”不料老人瞪了她一眼:“不行!你现在就喝!喝完再走。”
一个月前,老人含笑离世。
报刊上说出心里话
院士两度来信点赞
8月15日,金雅磊在《光明日报》“请医生说说心里话”栏目里发表了一篇文章《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文章中,她讲述了这位老人以及其他患者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感动,“每一个生命都是在医院诞生,在医院终结。医生能做的,就是让生命之路更长一些,更轻松一些,一路不管多艰难,有爱有温暖同行。”
金雅磊的“心里话”引起广泛社会关注。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老先生专门通过光明日报记者联系上金雅磊,并于18日给她发来邮件:“我看到你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感情深厚真切,没有切身的感受和真实的感情是写不出来的,很受感动……”
8月19日,秦伯益院士又给金雅磊发来一封信:“科学追求的是真,文学追求的是善,艺术追求的是美。医学应该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患者给自己带来的感动、秦伯益院士的鼓励,让金雅磊备感温暖,她在给秦伯益先生的回信中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盏明灯。在医患关系如此敏感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明白抱怨是没有用的,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也希望有那么一天,医患关系能变得更和谐,生活永远是艳阳天。”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金雅磊说:“作为老年病房的医生,我们见到太多老年人因为子女的原因而以医院为家。我希望天下的子女们有空要多陪陪老人。毕竟,生理上的疾病我们可以救治,但心理上的孤独更需要家人的温暖。”
(来源:《楚天都市报》2014年8月25日 第17版)
【楚天都市报】“老年全科医生”感动院士 -
武汉21:18 02.09.2014 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