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因素如何影响CPI?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环比下降0.2%。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在解读CPI变化趋势时称,天气、季节和国际因素影响所对应的新涨价因素减少,是11月C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天气因素影响CPI运行态势?这种影响是偶然情况还是常规的?
天气因素常成CPI“温度计”
据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赵秀兰介绍,11月份南方大部平均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0.5℃至1.0℃,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3成至1倍,良好的水热条件匹配利于满足南方地区水果、露地蔬菜生长需要。余秋梅表示,由于市场供应相对充足,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6%和0.5%,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06个百分点;从季节性因素来看,11月份部分地区进入旅游淡季,飞机票、景点门票、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6.0%、4.5%、3.7%和2.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08个百分。
除了11月,在解读今年4月、6月、10月的CPI数据时,余秋梅都提到了天气因素:“6月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6个省鲜菜价格环比上涨,原因是高温雨水交织天气影响了叶菜生产和供应;而东北地区光温条件较好,墒情适宜,利于作物生长,鲜菜价格相对下降较多。”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涛告诉记者,CPI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价格变动受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影响。尽管天气因素不会直接影响CPI的变动趋势,但可以通过对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间接将其作用呈现在CPI变化上。由此可见,天气对蔬菜产量的影响,确实是影响CPI数据的因素之一。
其实,除了影响蔬菜产量外,天气的作用还会体现在交通上。以生猪为例,去年7月,全国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天气,一般来说,高温之下远途运输容易诱发猪出现应激反应,风险加大,对生猪调运产生严重影响,影响生猪供应,猪源进一步紧张;此外,高温致使部分南方省市持续干旱,活猪饮水困难,生长速度放缓,出栏体重下降。
突发性极端天气对CPI影响明显
李涛告诉记者,由于CPI反映的是价格变动情况,这需要将本月的消费品价格与往年同期和上月情况进行比较。
“常规的天气变化对CPI的变动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当突发性极端天气出现或在季节变化时,CPI的同比或环比的走势,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李涛说,“今年11月温度较往年偏暖,因此导致了蔬菜供给与往年不同,价格产生变化,从而导致了CPI的变化,现在温度又大幅度降了下来,预计还会对蔬菜的供给情况产生影响。”
很多人都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记忆犹新。李涛表示,在这样的极端天气气候背景下,生猪生产和供应、蔬菜的产量、消费品运输都会受到较严重的影响。
那么,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天气的“分量”有多重呢?李涛认为,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包括供给和需求两大因素,每一类因素又可能包括多种具体因素,每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还需定量计算决定,但天气因素确实是一项同时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常规考虑要素。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