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冲掉”门票收入 武汉花经济何时告别靠天吃饭

09.04.2015  10:29

图为:4月7日,汉口西北湖的樱花大道

  图为:陈家冲桃花:花期已过

图为:锦里沟:熊猫雕塑散落无人管

(记者耿丽娟 通讯员李长林摄) 

楚天金报讯文图/本报记者王璐 戴辉 韩波 董园园 魏宁菲

眼下,武汉周边遍布100多个集中赏花点,赏花游已成为城市新名片。清明小长假前后,楚天金报多路记者走访武汉市内、黄陂、新洲、东西湖、江夏等地发现,虽然可供赏花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一些新开发的赏花游景区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缺乏、路牌标识不清、景区的宣传和实际反差大。

专家认为,武汉赏花景点还需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设施,让市民玩得更舒心。一些景区“靠天吃饭”的问题比较突出,尚需在核心景观打造、文化内涵挖掘和接待设施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

花期

大雨“冲掉”两百万元收入

又下雨了,赏花算是没戏了!”昨天,在武昌工作的周婷本来约好朋友一起去东湖看花,结果因雨取消了行程。小长假期间,记者在东湖樱花园、植物园等景区内看到,大雨让樱花、桃花等不耐淋的花凋谢了不少,景区的游客量大大减少。不过,晚樱正当时,因为东湖樱花园的名气远扬,仍然有游客撑着伞冒雨赏花。据统计,今年东湖樱花园游客接待量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对此,磨山景区的工作人员表示很无奈。他介绍,原本在小长假还准备了游客互动活动,也因下雨暂停。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武汉植物园。4月,该园的郁金香、桃花、牡丹、海棠等相继绽放。虽然天下大雨,温室内仍然有花可供观赏。数据显示,这三天武汉植物园每天只接待了两千多游客,三天总共7000人。“去年清明三天,日均游客量达到2万,最高峰的一天是3万人”,如果按照武汉植物园的挂牌票价计算,一张门票40元,3天的收入应为240万元,而今年清明只有28万元,大雨今年冲掉了200多万元。

花期突然改变

景区没事先说明

不少游客反映,如果是天气原因或者花期快到了,相关部门或者景区是否可事先发布消息,向游客说明。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东西湖陈家冲桃花基地,准备提前探路时,发现桃花已经全部凋谢,市民来年赏桃花,要趁早了。

东西湖区旅游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因天气原因,今年桃花开得较早,近期江城的雷雨天气对桃花影响很大,几场春雨下来,花儿基本凋零。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蔡甸区消泗乡油菜花景点上,宣传单上说该地常年种植油菜花3万亩左右,十分壮观,花期可开到4月上旬,但记者昨日驱车从三环上汉蔡高速走了30多公里,辗转进入消泗乡,行程约80公里,用时1.5小时,发现大多数油菜花已凋谢,油菜已开始结籽,变成油菜荚。

配套

景区尚未开业

接待能力有限

4月3日上午,记者一行从武昌东湖路出发前往黄陂蔡榨镇红界山茶文化园,预计行程约1个小时。从黄陂北收费站出来兜兜转转,终于公路旁边出现一个指示牌提示:前方5公里处左转到红界山茶场。

记者沿路行驶发现,前方有3个岔路口,且路边没有任何景区路线标识物。无奈之下,在问过4至5名村民后,记者终于找到路。此时离出发已过去2个多小时,这其中有近一半时间都是浪费在问路的过程中。

红界山茶文化园占地约2万亩,沿途不少工人在修整盘山公路,部分景区建筑还在施工,一些村民背着竹篓在茶园采摘茶叶。记者以公司组织野游为由进门查看,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表示,该文化园其实是属于武汉尤尼特茶叶有限公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具有独立经营权的旅游景区,目前尚未对外开放,“现在园区门票、停车都是免费,酒店住宿也只有三四十个床位”。

记者沿途观察发现,园区在大门入口和住宿区附近共有两个停车场,目前能停小汽车30余辆,由于游客不多,园区厕所并不显得紧张。对于沿途景区指示牌不明的问题,他表示,这些配套的设备目前都在完善中,在下半年开业前,应该能得到解决。

路牌标识不清

市民跑了冤枉路

游客去东西湖郁金香主题公园,可以按照广告宣传的路线,乘坐轻轨到东吴大道下,然后转乘H91路公交车。

但记者4月3日坐轻轨在东吴大道出站,10时30分,走到七雄路公交站转乘到吴新干线时,发现H91路公交车刚刚开走,而下一趟H91路要等到12点多。记者随后转乘H87路公交车到张柏公路窑上湾下车,转乘摩的到公园,花了15元。

来到郁金香主题公园时,看到的却和宣传的不一样。郁金香已经七零八落。公园门口卖票的工作人员表示,前段时间花开得比较旺盛,但最近在下雨,鲜花受到影响。

在公园里,记者遇到一位从汉口开车前来的市民抱怨说,到窑上湾后,他看到路边有一块指向郁金香主题公园的标牌,顺着行驶进去,开到一个岔路口却发现前面再没有任何指示牌,害得他多跑了好几公里冤枉路。

环境

景区垃圾箱坏了

水塘漂杂物

记者探访时发现,不少景点的环境还有待提升。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深山沟里的田家湾村的锦里沟,是4A级景区,也是武汉市唯一的土家文化风情旅游区。在宣传广告中,锦里沟可以赏樱花、海棠花、桃花等等,但记者在这里的环湖景区,却没有看到成片成林的花海。工作人员说,景区山上有一大片樱花园,若要赏花可选择去那里。

记者看到,景区内的厕所比较干净,但两个洗手台上却散落着一些灰尘,似乎很久未曾清洗了。湖边有一个垃圾箱的门坏了,也未及时修理。景区的部分大熊猫雕塑已经破损,乱七八糟地堆在地上,在与村子相连接的水塘里,漂浮着零星的垃圾等杂物。

思考

完善配套做好预案创新景区游玩方式

让“花经济”四季绽放

武汉赏花游从“一枝独秀”过渡到“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告别“看天收”?昨天,记者采访了旅游行业的专家和业界人士。“经过几年的培育,武汉市赏花游在国内具有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昨天,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应打造升级版“赏花游”,政府要积极引导,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新赏花景区周边的停车、餐饮、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将赏花和民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甚至古镇旅游结合起来,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提升赏花游的文化内涵。“政府部门发布的旅游信息不仅要及时,精准度也有待提升。”马勇说,今年赏花时节的天气确实不利,但这是自然因素无法抗拒,这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是一次“测试”。对于天气影响,从政府部门到景区都要做相应的预案。对于花期的发布,应该更加准确。他还建议,景区不妨尝试推出观苗木、藤木、桩景等多种旅游产品,这些植物的观赏周期较长,可弥补赏花产品的缺陷。

记者了解到,武汉不少景区也在尝试提升“花经济”的辐射力。磨山景区的负责人表示,他们重点打造了梅花、樱花、水仙、荷花等10多个花品种,争取“月月有花赏、季季都有节”。“花只是一个引爆点,要留住游客,还需要不断创新游玩方式。”云雾山景区负责人王琏杰告诉记者,他们虽主打杜鹃花,但已经开始探索复合型景区建设,“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仿真恐龙园,内有仿真恐龙200余只,孩子们比较喜欢,去年十一恐龙园开园至今,游客数量比同期翻了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