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数据反腐成揪贪利器 涉及违规资金6.02亿

18.10.2016  11:07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赵贝 通讯员王基若

  日前,湖北省纪委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情况,共查实问题线索43.2万条,涉及违规资金6.02亿元,处理一批违纪违规的党员干部。

  这些问题线索是怎么发现的?这个“大数据”到底是什么?查到的线索又是怎么核实的?又有哪些典型案例是被大数据这个“天眼”查获的?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湖北大数据反腐一线,和办案人员零距离接触,现在一一向您揭秘。

   一个好点子启发一场反腐手段革新

  这个大数据反腐手段,最初源自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十堰时的一个新点子。省纪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巡视组人员尝试把多个部门的数据拿到一起,运用数据库系统由专业人员操作进行比对,效率显著提高。

  后来,有人提出能不能开发一个专门的监督检查软件,直接把数据放到系统里比对,这样效率和准确度会提高很多。再后来,这个点子汇报到省纪委主要领导,引起高度重视,省纪委派专人到十堰调研,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在19个省直部门进行了调研。

  经调研,涉及到惠民资金的部门,相关数据都很详细,从中央到地方,数据都已联网。省纪委当机立断,在潜江和英山试点,至今年2月份,试点工作结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这个反腐的科技手段,在全省运用。

   200万条数据十几分钟就比对完

  记者日前走进省纪委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专班,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软件可以在十几分钟内把200万条数据比对完,疑似问题线索马上就会单独显现出来。

  “比如说,涉及低保、农补的,把民政等部门的原始数据和公安部门的居民身份数据输入比对,就很容易筛选出哪些领取人是‘不存在’的。”该工作人员介绍,还有税务、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和原始数据一比对,领取人是否有车、有公司等情况也一目了然,包括通过和组织部门的数据比对,也很容易查出党员领导干部有没有“优亲厚友”。

  除此之外,发现了问题线索,也要靠人去核查。如何做到真查真核呢?

  ——全省组建16909个乡镇核查组,发动34000余人,进村入户开展核查,确保核查真实准确。

  ——市县两级同步成立1865个巡查督导组,采取驻点制进行巡查督导,对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中敷衍塞责、走过场等问题,追究主体责任147人,追究监督责任31人,追究监管责任119人;对工作人员履职不力问责543人,对基层党组织问责108起。

  ——省纪委4个巡查督导组“一竿子插到底”,把发现问题、追责问责作为主要任务,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暗访、直奔村组的方式,督查到每一个县(市区),并对12起典型问题进行追责问责,同时选择其中5起典型问题在全省通报,在全省引起强烈震动。

   参加完线索会就找人伪造证据

  江夏一社区书记为求“过关”既免债又送钱

  2016年5月底,湖北省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期间,武汉市江夏区在金水办事处开展工作时,召开专门会议通报了相关问题线索,其中包括王冰、陈春娥(已故)、张小龙、吴开权4人低保资金发放中比对发现的个人身份问题,要求金水办事处各基层组织对线索进行核查。

  该办事处金隆社区书记张宗斌也参加了这个“线索会”,为掩盖其违纪违法问题,他立即与王冰、胡满秀(陈春娥女儿)、张小龙、吴开权等人联系,要求他们到社区,帮助其退交他以虚假材料冒领的4人低保金。

  6月3日至4日,王冰、胡满秀等4人先后到金隆社区,张宗斌带着事先核算好的低保金216368.32元,与上述4人一起以低保享受人的名义,将清退款交给金隆社区低保专干李淑枝。

  上述4人交钱后,张宗斌又请求王冰等3人,按退交的低保金数额,分别出具了历年来收到的张宗斌代领的低保金收条。为使上述3人出收条,张宗斌承诺:胡满秀找他借的4万元不用还;原来支付王冰的2.5万元不要求其退出,并表示过关后,按低保金额度把钱全部补给她;原支付给张小龙的8000元低保金不要求其退出,并拿出1万元现金给张小龙。

  4人均按张宗斌的要求出具了收条。此后,张宗斌到金水办事处民政办和人社中心,核算了2013年2月陈春娥死亡后所发放的高龄津贴和养老护理、新农保养老金额度,以代其家属退交的名义,向金水办事处财务,退交了陈春娥的高龄津贴和养老护理16054元,向人社中心退交了新农保养老金5268元。6月8日,张宗斌到金口派出所,以胡满秀提供的陈春娥死亡证明,将其户口予以注销。

  2016年7月15日,张宗斌在接受纪律审查中交待了上述问题,并提交了假收条。经核算,张宗斌已退款237680.32元。2016年9月,江夏区纪委给予张宗斌开除党籍处分,违规资金上缴财政,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大数据”一来就交代40余万元

  荆州一财政所会计动员会开完就觉察问题暴露

  荆州市荆州区全面启动运用“大数据”以来,向全区138546户基层群众发放《公开公示手册》,威慑效果立显。当地一财政所会计黄华,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即将暴露,动员会开完当天,就交代了40余万元。

  其实,早在大数据工作4月底启动以来,黄华就将自己自2012年以来虚报冒领所涉人员和金额进行了汇总自查。

  6月1日,荆州区组织召开运用大数据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核查动员培训会。当晚,川店镇对1477条问题线索分解到村,在分解过程中发现川店镇云南村八组,有12户领取农业补贴的人身份证信息不一致。

  在核查排除是否线索人死亡、是否外地身份信息和是否录入身份证有误等共性问题后,结合部分线索人为财政供养人员领取农业补贴情况,川店镇纪委锁定该村存在虚报冒领的情形,并迅速与云南村党支部书记杨祥林联系,该村支部书记在与村组负责人沟通后,表示对12名农户都不认识。

  为进一步核查情况,该村支部书记与镇财政所包村专管员黄华取得联系,黄华当场承认12名农户均为自己虚造身份信息后领取农业补贴,并已向镇财政所所长黄发超主动交代了自己利用工作之便,虚报粮食补贴面积、套取粮食补助资金的事实。

  经查,2012年至2015年,黄华在申报川店镇粮食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综合补贴及秸秆禁烧补贴的过程中,以虚报粮食面积的方式骗取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共计438605.7元,全部用于个人开支。2016年7月8日,荆州区财政局给予黄华开除公职处分。2016年7月11日,黄华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大数据揪出“潜伏”12年“蝇贪

  建始县3名村干部“虚构”32个农民

  建始县在本轮大数据核查茅田乡兰鸿槽村退耕还林问题线索时,发现32个退耕户在当地查无此人,经深挖细查,查实了为3名村干部弄虚作假,“虚构”人名,骗取退耕还林补助12年,共495908.80元。

  建始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经大数据比对出来之后,县纪委高度重视,纪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成立专案组,奔赴茅田乡,会同茅田乡纪委,开展案件查办工作。通过近10天的案件查办,终于查实。

  2004年,时任茅田乡兰鸿槽村支部书记黄中华、村主任刘永璋、计生专干樊振慈三人,用“李平、刘元”等32个虚假农户姓名,申报214.26亩退耕还林面积,12年来共计骗取退耕还林补助495908.80元,其中68400元由三人私分,其余资金账外用于村级招待费、办公费、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案件查办结束之后,根据他们违纪的性质,分别给予了三个村干部开除党籍处分。

  针对时任茅田乡林业站站长邱承芳、副站长邱军、黄金伟,在落实该村退耕还林等工作时,未按规定督促和落实规划设计到户、检查验收到户等要求,未能发现上述骗取退耕还林补助资金问题,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