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大学“赚钱”专业热:莫贪“钱途”误前途

18.07.2014  16:36

    正值各地本科批次志愿填报之际,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所谓“赚钱”专业,无论是高考状元还是普通考生都对其青睐有加。对于这一现象,社会舆论往往习惯从价值角度来判定,即该不该,好不好,对不对,最后归因于社会拜金主义与功利化倾向。

    道德视角的批判无可非议,但务实地问一句,所谓的“赚钱”专业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有“钱途”?在前不久“千万别报体”的网上狂欢中,工商管理专业位列吐槽榜前三名。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52-1999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考状元毕业后大都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多属“高级打工仔”。可见,选择“赚钱”专业未必能达到个人所预期的成功。

    再者,经济学也好,工商管理也罢,说到底都是工具性或实用性的专业,对人才的自身素养要求较低。在美国(房源),本科的商学专业就类似于技工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的低端,往往是那些不太聪明、不太用功的学生才选择商科。在美国人的理念中,大学是年轻一代思索人类和人生根本问题、寻求应对之道的地方,其本质在于思想和知识,商学在整个大学知识体系中太边缘了。近十几年来,随着商业化大潮席卷而来,中国各个高校竞相设立商学院,并将商学教育推到本科阶段,并形成了经久不衰的“赚钱”专业热,其实是教育上的舍本求末。

    试问,近二三十年来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是什么?是科技与创新。微软、苹果、谷歌、能源技术、生物工程、大脑研究……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产业作支撑,所谓的经营管理就无从谈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相比实用性的人才,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举的人显得更为珍贵。这样的人才必定离不开基础学科的熏陶与广泛兴趣的积淀,而绝非那些狭隘的“赚钱”专业所能培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苹果系列产品大行其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外形好看,这一灵感来自史蒂夫·乔布斯大学上过的一门书法课。

    “赚钱”专业热的忧虑不仅仅在于社会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映射,更在于国内优等生乃至全社会对时代发展脉搏极度的不敏感,最终造成人才理念与社会趋势的严重脱节。真正的良才应懂得避开“赚钱”专业,选择那些“看似无用”却更有前途的学科,选择更多的人生可能。(颜云霞)

(实习编辑:王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