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遇害悲剧触动中国社会完善“开学第一课”

03.09.2014  11:33

  新华网合肥9月2日电(记者蔡敏)“不坐黑车;不与陌生人拼车;记下车牌号;坐司机后面位置;夜间记得开窗,随时注意行车路线;不要暴露自己手机是否有电;不要上无牌无照或者看起来就车况不良的车。”大一女学生张碧泉9月1日从合肥火车站下车,刚坐上接新生的校车就接受了随车交警上的“开学第一课”。

  “过去也上过‘开学课’,基本都是学习学生守则、校规校纪,或者是思品教育,也有安排军训的,却很少有教学生们防止上当受骗、学会自我保护这样的课程。交警传授的一些方法对于一个人在外地的我来说,非常实用,很受益。”张碧泉说。

  安徽省城合肥连日来迎来大批返校大学生和大一新生,合肥交警部门来到车站和高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经开区交警大队民警介绍,他们辖区的大学城内有十万大学生,“新生从火车站登上校车,我们就在途中为他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在刚刚过去的8月,中国发生4起女大学生遭遇劫持、绑架、失踪甚至被谋杀的悲剧,还有一位东北女大学生在安徽失联十多日,媒体一直在跟踪关注。

  舆论指出,这些女孩遭遇歹徒侵害,暴露出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一些地方治安疏漏突出、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和跟踪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安全教育的缺席让人警醒。

  安徽大学社会学教授范和生分析这些案例说,搭乘完全没有保障的黑车,轻信或跟随陌生人,没有预留防卫举措……如果女孩们警惕性高一点,哪怕在一个环节上有防范,也许有的悲剧就能够避免。

  “从小学到大学,中国家长和学校将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文化课上,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弱,很少具备安全知识。即便有的孩子想要了解自我防卫的知识,也很难找到科学合理的教材及示范。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改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