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大城风帆劲——宜昌新区建设三周年观察(下)

21.03.2016  08:42

  “明珠链上水畔城,巴山楚韵吟风情。绿色天堂人趋往,梦乘黄鹤返夷陵。

  88岁的刘冲是当阳人,现住北京,偶然在报上读到《一半山水一半城》,难抑汩汩乡愁,作下这首《家乡宜昌美》。

  老人或许不知,家乡的美,已不仅是他记忆中的澹澹峡江、垄垄茶香。

  人城共进,蓬勃生长

  伍家岗区联丰村的胡静,抓住宜昌大城建设商机,开了一家土石方公司,带动村里70多人就业、致富。他说:“做梦也没想过,种了多年地,还能当上老板。

  3年来,宜昌城区常住人口由100万增至175万,全市城镇化率由48%提至57%。

  人,是城市的细胞。路桥,是城市的经脉。

  即将于上半年通车的至喜长江大桥上“浑身是宝”:为保护珍稀水生动物,838米主桥一跨过江;LED护栏灯实现桥上见光江面黑,不惊鱼儿;桥面污水顺管道往两岸排,不直接入江……这座桥,独享14项国家专利。

  这是宜昌第六座长江大桥。今年,伍家岗大桥也将开工,西陵二路打通老城“梗阻”,峡州大道贯穿东西,江城大道连接南北,点军大道环绕江南。一张快速路网覆盖宜昌。

  中央城市会议提出,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七山二丘一平”的宜昌,新城如何布局?躯干怎样生长?

  巧借山水之势,新区分主城功能区、旅游功能区和产业功能区,划为13个山环水绕、相对独立的组团。长江水道,清江、沮漳河、香溪河、渔洋河四条流域组成“一带四廊”生态屏障,隔离各组团。

  作为宜昌新区13个组团之一,江南的点军正向宜居转型,规划建设中完备的行政、文化、教育、商业、居住、医疗设施,能够满足市民日常所需。

  至喜长江大桥和夷陵长江大桥连通江北、江南,同时江南各片区之间都有主次干道相连。便捷的交通路网,让昔日沉寂的点军区迅速集聚人气。

  新城如躯干,县市如肢体。

  投资7.6亿改建宜黄一级公路,畅通宜昌“北大门”;将城区大道向县市区方向延伸;推动轨道交通开工,加强主城区与周边县市的联系,构建“中心城+卫星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格局。

  3年来,宜昌新区不断茁壮生长。主城区面积由104平方公里增至220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一个宜昌。

  产城共荣,攻坚竞进

  聂晓生是宜昌人,原在深圳惠科集团工作。去年惠科集团在宜昌投资,他主动要求调回家乡。为啥?“大城建设正缺人才,赶上了好时机,我要回来!

  回家乡后,聂晓生任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管。父亲逢人便夸:“宜昌有个大公司叫惠科,我儿子在那里工作!

  产业,是维系城市发展之基。

  宜昌坚持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同图规划、同步建设、同城管理。7个千亿园区、5个五百亿园区、6个百亿园区均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共荣。

  宜昌生物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图上,也在同步进行着城市规划。园区学校、医院、交通等生活配套一个不缺。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公关部部长李成群说:“员工和家属在园区内,就能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商家愿意来,人才留得住。”近年来,该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

  稻花香集团所在地龙泉镇“一业带动、百业兴旺”,形成以白酒产业为主导,包装配套、生态农业、商贸物流、观光旅游多产业并进的镇域经济格局,从一条不足1000人的老街,发展成一个新城组团。

  新区扩张,产城共荣。去年,宜昌现代物流产业实现产值逾1000亿元,成为宜昌第四个千亿产业。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新材料等产业产值分别达1700亿元、1700亿元、1100亿元、1000亿元、800亿元、650亿元,六大千亿产业呼之欲出。

  创新,是宜昌新区的“”。

  改造传统产业。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升级生产线,解决废钢铁破碎中的粉尘污染,填补我国钢屑利用领域的空白;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内,9家企业形成环环相扣、环环生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发展新兴产业。南玻高效多晶硅片项目投资5.9亿元,将改变中国电子级硅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宜昌惠科液晶显示器及LED背光源项目,将建成全球最大LED背光源生产基地、华中地区唯一液晶电视生产基地。

  宜业新城,让不少宜昌人“家门口进大企业”的梦想成真。今年2月,宜昌惠科公司在点军区桥边镇举行招聘会,680多人应聘。30亿元的惠科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带动5000余人就业。

  民生共享,壮美如画

  19日,阳光和煦,63岁的李守成在伍家岗区九安城小区晨练。该小区是安置房项目,环境清幽,配套齐全。李守成和其他200户居民,为支持至喜长江大桥建设而搬到这里安家。

  说起以前住的地方,李守成直摇头:“脏乱差,到处是垃圾。能住进这么好的小区,可以安享晚年了。

  宜昌还有8万多棚户区家庭。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安置房5万多套,将货币化安置和实物安置相结合,可满足未来3至5年的棚改安置需求。

  居有所安,新城还要壮筋骨、修气质、育学识。

  夜明珠路黄河路口被称为宜昌“西大门”,但拥堵严重,市民抱怨“堵得都没脾气了”。如今,宜昌BRT二期项目夜明珠路段正紧张施工,将根治西大门“肠梗阻”。

  宜昌BRT将城区90%的区域拉入30分钟生活圈。每天发送旅客50万人次,减少5万次机动车出行,公交出行增加20%,摘获2016年“世界可持续交通奖”。

  乘BRT,来到运河公园。徜徉在彩色廊道上,碧水盈盈,草木丰美,行人如织。但三年前,这里还是“龙须沟”。政府引导、市民参与,终将臭水沟变成公园。

  运河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保留大片水塘,可滞留净化雨水。家住楠海花园的鲜红清说:“公园是这一带居民的福利。

  爱绿护绿,人大立法,将34块公园绿地、8处山体和2处水域纳入永久性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5%,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进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

  行走在新城,创新、绿色、共享理念俯拾即是。

  新修的奥体中心,“一场四馆”组成“百合花蕊”,但现场却只见“三朵花瓣”。还有一瓣藏哪了?原来,射击馆的位置有个天然山体。为少挖山,设计人员大胆创新,将射击馆“”进山体。

  宜昌一中新校区,环绕着一条名为“墨池”的清泉。泉边的墨池书院,典藏了4000多册明清古籍。学校不仅有山有水,还开辟了3亩植物园,种四季果蔬,供学生参与劳作、体验生活。

  新老年大学,三面环山,面积扩大八倍;新博物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国内外艺术珍品……千年文脉,在新区的每寸土地生根。

  西陵街道的王世鑫已在宜昌生活68年。他回忆:“葛洲坝那会儿搬进新房,三峡工程时首次从桥上过江,现在到处有高楼、公园,唯一没变的是山在、水清。” (吴擒虎 彭磊 唐宜贵 淡争艳 蔡钧庭 贺涛)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