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发现千年古窑遗址群 最早古窑距今1300多年
2015年2月15日,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一群挖水渠的村民,几锄头挖下去,却意外挖出了十多件保存完好的“坛坛罐罐”。很快,大冶文物部门介入调查,他们有了一个震惊的发现,这里有一大片古窑遗址。
12月14日,这些古窑遗址迎来一批重要的“客人”。由武汉大学考古系、武汉大学科技考古中心、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和大冶市文物局组成的豪华专家团,对遗址群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个初步的调查结果令人振奋,专家们共同“宣布”:这是目前湖北已发现的年代早、规模大、保存好的古窑遗址群,为湖北省罕见。
村民“挖出”唐宋时期古窑
12月17日一大早,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70岁的村民张远英,像往常一样到田地干活。在村的路边,散落着很多零碎的陶片,很不起眼。这些东西,在她老家,随处可见,她早已习以为常。
可她不知道,这些随处可见的碎片,是非常重要的文物遗存。
让时间回到今年年初。2015年2月15日,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的一群村民,正在修建水渠。谁知,几锄头下去,他们发现有好多“坛坛罐罐”,这些罐子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的像家里的酒壶,有的像煎药的药罐,还有的就是家里大号的“饭碗”。
他们觉得这些罐子很漂亮,就捡了几个回家。很快,当地村民挖出罐子的消息传了出去。大冶市文物局得知后,立即派人赶赴当地,对挖掘现场进行了保护。
3月14日,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赴现场进行勘查。勘查的结果令人震惊:在保安镇磨山村绣花墩和赤马村王家咀,发现了唐宋时期的窑址群。
12月14日,武汉大学考古系、武汉大学科技考古中心、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和大冶市文物局组成的豪华专家团,再次对遗址群进行了实地调查。
他们走到田间地头,发现了大量随处可见的古陶片。有些陶片上,还有釉,有些是酱色的,有些是绿色的,光滑的彩釉陶器十分漂亮。
经综合判断,他们认为这是古窑遗址,最早的为初唐古窑,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
目前,在湖北境内,发现的多为宋朝时期的古窑遗址,在大冶发现的唐宋时期的古窑遗址,为湖北省罕见。
在发现的陶器中,主要是壶、碗、缸等,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
但是,里面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器物。
在现场,专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罐子,这个罐子令人惊喜,因为它的形状,尤其是它的嘴部,很符合唐朝时期陶器的特征。
大冶市文物局考古人员介绍,现场中他们还发现有大量“匣钵”。这匣钵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据资料记载,匣钵为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也就是用它来装着烧别的器物的。我国龙山文化时期烧制的蛋壳黑陶,已经使用专门的匣钵。在山东省诸城市杨家子遗址,曾采集过两件烧制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匣钵,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匣钵,距今有4000多年。后世发现的匣钵,以盛装瓷器为主,隋代湘窑已有发现。
这里,还牵出了一个令人回味的谜团。
这里既然出现了“匣钵”,那么此地是不是用匣钵烧制过瓷器呢?或者这里只是烧制生产“匣钵”,然后把“匣钵”这种窑具送到别处,供别处用来烧制瓷器。
这里还发现了水注,是古代文人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文具。
粗糙的陶器肯定不好看,但这里还出土有带铀的陶器,有的陶器上穿着一层酱油色的“外衣”,有的穿着浅绿色的“外衣”,十分漂亮。
在磨山村当地一个叫绣花墩的山坡上,专家门还发现了一个保存十分完整的龙窑遗址。窑址处在一个长约100米的脊形台地上,西低东高,高约2.5米,站在高处望去,就像是一条蛇。
“这是典型的‘龙窑’,又叫‘蛇形窑’,是一种成熟的古窑形制。”大冶市文物局局长余锦芳说,这种窑一般依山而建,低处为‘窑头’,高处为‘窑尾’”。
未来可考虑与旅游相结合
昨日,东楚晚报记者来到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站在保安湖旁边,阵阵湖风吹来,湖水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此前2015年5月份保安镇政府宣布,大冶枫彩四季彩色生态观光园正式落户大冶保安镇。该生态园总投资15亿元,将建设千亩花田、红叶谷、全天候观花长廊等著名景点,预计在3年内建成。
项目的选址地,在保安湖的红星半岛。红星半岛从半空中俯瞰,像玉带一样延伸到保安湖中,半岛包括保安镇李华村、庄嘴村、赤马村、磨山村等4个村,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设计,红星半岛,将被打造成中国最美的内湖半岛,成为知名的旅游胜地。
目前,古窑遗址的发现范围主要在红星半岛中的赤马村、磨山村。那么,遗址保护利用和旅游结合起来,可行吗?
大冶市文物局和大冶市保安镇政府方面,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大冶市保安镇副镇长石玉栋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将遗址保护和旅游结合,可以进行有益探索,找到一条合作共赢的路子。大冶市文物局局长余锦芳表示,古窑遗址保护规划和当地的红星半岛打造建设规划可以相衔接,在有效保护的同时适度进行利用。可以建立博物馆,让游客进行参观;或者建立现代的陶器制作中心,让游客游古窑遗址,然后亲手参与制作陶器,让游客来一次古今之旅。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