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农民奔走20余年搜集400多份日军侵华罪证

24.10.2014  19:39

  陈林在跟记者讲述日本发行的国债,并给记者分析了日军侵华的意图。

  燕赵都市报记者徐常建/文 记者索静/图

  陈林,涿州上胡良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68岁的他用20余年的时间,到过12个省份,搜集日军本国制造的侵华罪证,货币、画报、债券等400多份,并到各地进行全展览演讲,现在他已被人们所熟知。他究竟为何收藏,有没有遭过别人质疑,又有何打算,燕赵都市报 冀中版记者三问陈林为您解答这位农民老汉的个人“抗战”史。

   【记者三问】

  记者:您究竟为何开始收藏?

  陈林答:我1946年出生于上胡良村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入党,1966年开始担任村支书,为了名和利,对不起自己这个党员的身份。

  我开始收藏是1984年春天,到涿州市里去购买制衣的原料,在逛到涿州邮局门口时,看到一个旧书摊儿上的一张旧纸币,面额一元,是民国时期“中日联合准备银行”和“日本合作银行”共同发行的一种货币。当时自己很好奇“这到底是干嘛用的钱呢?

  将纸币带回家后,让父亲看了看,他说这是“日本联合票”,是侵华日军勾结汉奸发行的欺压我们中国人的钱币。听了父亲的回答,当时自己就特别气愤。

  199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在一次看电视时得知现在日军侵华的罪证越来越少了,才开始注意收藏日军侵华的罪证,尤其是经济侵略的证据。

  到现在我收藏了400余件,每一个都有一定的价值,如果我真的为了名和利,又何苦现在每年4月后还回到自己在村里的破旧老家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