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的车程走了2小时 专家:武汉距“堵城”还有距离

08.04.2015  12:17

(武汉晚报)昨天清晨,是清明节小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民胡女士7点25分从汉口后湖大道的家中出发,准备送伢到育才小学,没想到出门后便陷入了早高峰的巨大车流中。胡女士害怕金桥大道上桥处这个老堵点“发威”,特意选择绕行中一路上发展大道、再到黄孝河路,不料依然堵得动弹不得,无奈下,胡女士让孩子在中一路提前下车跑去学校,自己在车里慢慢堵——直到2个小时后,她才赶到单位,要知道平时这段路程仅需10分钟。

不巧的是,到了单位后,胡女士看到了一则新闻: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发布了全球拥堵城市排名,其中,前100名中有21座中国大陆城市,前十名依次为:重庆、天津、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石家庄、福州、沈阳、杭州。“居然没有武汉?这是不是有点不科学?”被堵得心塞的胡女士不禁发出了疑问。

机动车保有量仍有差距

为什么武汉没有上榜?昨天,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洲打趣地说:“武汉没有必要在这上面争第一。”胡润洲说,实际上,榜单上的10个中国大陆的城市,多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拿排名第一的重庆来说,其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00万辆,而武汉市目前只有190余万辆,连重庆的一半都没有达到。北上广等城市已经限购,机动车保有量的基数均非常巨大,武汉还无法与这些城市相比拟。

早晚高峰为“严重拥堵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研究结果,目前江城交通的确在向越来越堵的趋势发展:武汉市的交通拥堵指数平均在“中度拥堵”,按照以往规律,拥堵程度应该是逐月递增,但现在仅仅是4月,驾驶员们就常常遇到“无法承受之堵”,数据也显示,早晚高峰时武汉已经达到“严重拥堵”状态,交通拥堵指数达到8以上(0至2为畅通)。

研究院工程师介绍,与荷兰导航服务商不同,武汉的拥堵指数测算的样本来自全市1万多辆出租车与7000余台公交车,样本覆盖量大,相对来说较准确。实际上,与北上广等城市相比,武汉仅仅早晚高峰的“严重拥堵”状态其实并不算什么,在这些一线城市,拥堵基本上是常态,可能在早晚高峰的拥堵程度跟武汉差不了多少,但全天的高峰时段会更长、更多。因此,这些城市也理应比武汉更易进入榜单。

为何武汉人感觉这么堵?

既然武汉的机动车保有量并不算很大,拥堵指数和北上广比也是“小巫见大巫”,为什么武汉驾驶员普遍会认为武汉交通十分糟糕?胡润洲解释,这有武汉的“个体原因”,如武汉地理位置特殊,由两江隔开,交通受过江通道影响大,往往过江通道两侧,也是最拥堵的地段,加上武汉山多、湖泊多,使得路网面积相对较小。

同时,武汉目前处于“大建设”时期,施工工地众多,这也是影响武汉交通的一个因素,但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工程师也表示,不少市民实际上夸大了工地对于交通的影响——工地对于交通拥堵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每次施工打围前,交管部门也会要求施工单位“占一还一”,也就是说,占了一股道,必须要留出一股道供市民通行,全封闭的施工其实非常少。

武昌为什么比汉口堵?

大家仔细想想,其实堵的就是那几条主干道。”胡润洲介绍,武汉的路网规划并不合理,路网密度不大,按照一般标准,一条大路上需每隔500米就有一条分流道路,但是武汉的主干道有时每隔1000米也找不到一条分流道路。而且,快速路和微循环的道路太少,车流大量集中在几条主要干道上,没有微循环的道路分流,肯定会感觉拥堵,“武昌为什么感觉比汉口还要堵?这就是因为汉口小路多,可以选择的路线更多。

公共交通要挑更重的担子

公共交通分担率是指城市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是衡量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武汉市的公共交通分担率为42.6%,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的60%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地方私家车众多却不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胡润洲表示,武汉目前大运力的轨道交通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如地铁沿线的公交车换乘不便等,这会大大打消一部分群体的公共交通出行热情,另外随着地铁已经陆续开通,但公交车目前还是运力的主力,然而公交车专用道的利用率却并不高,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都应该予以关注,随着公共交通的日趋完善,相信会极大缓解武汉市的拥堵。

责编: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