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脱俗” 需靠艺术滋养
艺术家李全武先生
记者彭年 摄
武汉创意天地合美术馆 记者彭年 摄
(长江日报)洪山野芷湖畔,在新落成的武汉创意天地中,一栋栋造型时尚的白色建筑整齐排列,与开阔的天际浑然一体。其间,一座大型建筑悬浮于水中,如一只白色的盒子,散发神庙一般的神秘气息,这便是合美术馆。历时8年,武汉多了一个艺术区和一座美术馆。
明天,武汉创意天地将揭开面纱,一场历时百天的国际艺术节即将启动,17日,合美术馆也将迎来首展——“西云东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这片新的文化艺术区将就此开启。
合美术馆及武汉创意天地的建筑空间设计者为美籍华人艺术家、空间设计师李全武。近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李全武,他认为,艺术不能束之高阁,它和生活永远是契合的,一座城市需要艺术区来滋养,才能“脱俗”。
艺术态度:追求永恒
1985年,抱着出国学习的想法,刚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高级研修班的李全武来到美国纽约,开始了自己旅居海外的生活。
李全武深爱写实绘画,作品造型严谨、技法纯熟,被艺评家誉为“深得欧洲古典写实绘画精髓,又兼具东方诗意的当代写实主义画家”。1996年,他受“布什总统图书博物馆”之邀,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创作了巨幅肖像。为创作这幅肖像,他与老布什相处了一段时间,了解政治人物背后的人格魅力。描绘出公众背后一个真实的“总统”。
此前,23岁的李全武根据老舍名著《月牙儿》创作(合作,第一作者)连环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至今仍是中国连环画创作的典范之作。在他看来,这次成功同样出于用心。
“绘画尤其是插画不能照搬现实,要有提炼。”他借鉴东方文化智慧,引入京剧舞台设计观念,将插画中的主体人物抽离环境,只用少数道具代表复杂场景,在大面积留白所造成的空灵中,人物的精神、情绪感人至深。老舍夫人胡絜青曾评价《月牙儿》插画:与老舍原著的创造力真正可以等量齐观。
从关注绘画到关注空间设计,进而关注城市发展,在旁人眼中,李全武跨界不断,但他认为各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就是一件事儿。“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建筑设计,乃至艺术推广,我都本着一个态度——追求永恒。”
纽约经验值得武汉借鉴
自从1985年旅居美国纽约,李全武在这座城市生活了近30年。出于对这个文化大都市背后的主导力量的浓厚兴趣,他对纽约的文化谋略、开发策略、发展链条进行研究。他视纽约为一个百年老店。“纽约是一座当代文化发展最饱满的城市,蕴藏着强大磁场、张力、逻辑及智谋。这座城市给我们很好启示,它不断地制造着多维的文化氛围与空间,让市民拥有养育自己的文化体验场所,这种城市特质值得中国的很多城市学习。”
“所有的人都在努力,我没有理由旁观。”1999年,故土之情让李全武选择了回归。从担任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到参与城市建设、设计,他在武汉参与设计汉江改造概念规划方案,担任“中侨观邸”项目的建筑设计及全程顾问,主动介入城市发展进程,在自己的故乡,表达自己对城市发展的洞见、理解。“武汉需要引导,需要趋动,文化大城不是等来的。”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全武与武汉创意天地投资人、光谷联合集团董事长黄立平相遇,相似的成长背景,共同的城市记忆,让他们一见如故。长谈八小时后,二人一拍即合。
“我和黄立平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创造一种新的载体,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匹配,打造一个新的传奇。”8年后,武汉创意天地诞生。
“凡俗市井中的文化城堡”
最终呈现的武汉创意天地让很多人吃惊,这里没有围墙,宽大的道路并非相互垂直,而是多方延伸,能供任何人随意进出,这种构建正出自李全武的设计核心——自由、开放。
在创意天地的整体规划上,李全武摒弃传统的轴线、对称式框架,借鉴罗马、巴黎等城市的不规则分割模式,打开多条进出路径,设计出一个四通八达,灵动、自由的艺术区域,寓意条条道路通往艺术城堡。“一个自由的思想与意志,可创造出的几乎无可限量。”李全武以非常规的设计突破封闭的“围城”,挑战城市固有观念。
“文化和凡俗并不对立,所以我想在这个凡俗之地打造这个开放的城堡。让市民随时走进。”
李全武设计合美术馆则是另一种考虑。“设计开始,我的脑海里便浮现一个词——“castle(城堡)”,他设想中的美术馆应是“凡俗市井中的文化城堡”,外形如同一座神庙。
合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来自妻子的一个鞋盒子。李全武将一只鞋盒剪出多个不规则的“窗子”,并将剪开的“窗户”翻折,“这如同圣光微显,聚合天地之气,好极了”。于是,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合美术馆外形方正、洁白,整座美术馆整体上升了1.2米,并以水环绕四周,有悬浮于水上的盒子之感。“它很开放,几乎无孔不入,却又难得其门。整个美术馆有如同神庙般的圣灵之感,让来者心存恭谦,观展如同朝圣。”
李全武认为,“创意天地”最大的功能是城市需求,“城市需要‘养’,市民也需要‘养’。人们在生理需求之外需要精神空间的满足和提升,追求更精致的生活。”
对自己8年设计的展望,他自信地说:“巴黎有蒙巴特,纽约有苏荷,北京有‘798’,武汉有‘创意天地’。”
中国当代艺术圈
武汉一直很重要
读+:合美术馆首展规模大、学术定位高,该展览在武汉举办是否预示着武汉将成为当代艺术的新基地?
李全武:其实,武汉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曾走在前列,一直是一个重要基地。它是“85新潮”的发生地之一,多年来,武汉涌现一批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其中,很多人都是艺术界有影响的人物。从“85新潮”至今,武汉对于当代艺术的研究、探索一直没有中断。
武汉其实不乏高水准的展览。多年前,湖北美术馆就开始做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重大展览,对湖北乃至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梳理。合美术馆关注中国及国际当代艺术思潮和实践,这是我们的办馆方向。作为合美术馆的首展,我想努力举办一场高水准的展览,通过湖北和中国这两个艺术“切片”,折射整个中国当代艺术20年面貌。相信观众会受益其中。
读+:相比北京、上海,武汉并非当代艺术一线城市。有一种观点:武汉是当代艺术很好的发生地,却不是当代艺术的生长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李全武:这种说法道出了现实,但我并不以为然。先不说武汉走向全国的那些知名艺术家,在我看来,在武汉,确实有一批素质相当高的艺术家在踏实创作。
其实,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不能再以地域来作为艺术发达与否的划分尺度。艺术家停泊于何处并不重要,从哪里启航更重要,不能因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从武汉出走,就否定武汉的艺术环境。尚扬、王度、苏笑柏、石冲、曾梵志,乃至我自己,虽然人不在武汉,但我们的艺术却与武汉有着内在的关联,不能割裂。
北京、上海具有不可比拟的城市地理、功能结构,为当代艺术发展形成先天优势,加上政府对文化的扶持的力度,让它们的当代艺术更具国际性。但我看到,武汉在奋起直追,正如武汉创意天地的建成过程,得到武汉各级政府的支持,让我对武汉当代艺术的明天非常乐观,它将迎来一波文化的高潮。
读+:如你所说,武汉出了一批知名当代艺术家,在他们的身上是否有种共通的艺术共性?
李全武:很难简单地表述,艺术家是非常个性化的动物。如果一定要说,那应该是包容、乐于求新、求知。
武汉自古是商业重镇,形成广纳百川的气度,地理位置让武汉人懂得包容新鲜事物,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武汉人性格倔犟,不服输,这些都是艺术创作,乃至一切创意产生所需要的可贵品质。
衣食住行安身
文化创意立命
读+:在很多人眼中,武汉是座相当市民化的城市,在这样一个城市发展文化艺术,你的底气何来?
李全武:“市俗”并不是武汉的缺陷。相反地,我认为,“市俗”是可贵的,是人类生活中伟大的系统,任何一个城市都离不开它,它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市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市俗”,没有“非市俗”引导。
每个城市都有“市俗”的一面,“市俗”不能靠指责、谩骂来消减,必须建造“非市俗”的东西,与之交融,让“市俗”去净化、改变。艺术区、美术馆如同一个神庙,需要香客朝拜,香客的背景可以不一样,但都有可能去敬仰文化、敬仰艺术。
衣食住行安身,文化创意立命,一座城市必须立命设魂。
读+:武汉创意天地的选址并非城市中心,这是否会影响它的文化传播力?
李全武:有些事情只能边走边看,但我有整体逻辑判断。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100多所大专院校,40多所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艺术学府,每年输出艺术类毕业生8000到一万人,2万多家设计公司,又是九省通衢,厚重的人文历史。这样一个条件优越的城市,为什么不能在文化上书写新时代的传奇呢?我确信武汉可以,否则,我不会花8年时间做这件事。
城市有两种导向,一种是越接近中心区域,商业价值较高,也越有活力。另一种是重新开发的新区域,且有强大吸引力的为贵。我一直有个观点,在一个城市中,那些急需的,却迟迟不来的,具有文化张力和创意生命力的区域,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21世纪是一个跨域的时代,跨域包括专业跨域和地缘跨域,文化的交叉从未如此多维、紧密。一个地域因文化创意而贵,并影响周边。
武汉不需要另一个“798”
读+:武汉现有几个文化艺术园区,你的设计和这些园区是否有差异?
李全武:每个园区都值得尊敬,也都在用心,它们都努力将市俗空间、区域转化为文化多维系统。我更想做一个独特的园区,而并非模仿。武汉创意天地从理念到规划,再到设计和外观,都是独一无二的。
读+:有一段时间,不少城市的艺术区都以打造当地的“798”为口号,这个现象是否正常?
李全武:现在,国内很多艺术区都在复制“北京798”,利用老厂房改造,突出工业痕迹。这实际上是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798”的改造我很熟悉,它是历经相当长时间的磨练才逐渐成熟的,借鉴的是美国苏荷区的改造模式。而苏荷区也具有60多年的历史。武汉不需要快速复制另一个“798”,因为那是一件无趣的事情。
读+:那么,武汉需要怎样的艺术区?
李全武:建筑的寿命长于人类,随着时代的推移,建筑装载的永远是不同的内容。纽约、巴黎,这些“老瓶子”装的永远是新酒。
一个有生命力的艺术区的建成不能靠简单复制,它应是从内至外,从源头到终端的原创,需要设计者不遗余力地用心创造,打造和时代脉搏真正贴近的文化空间。今天,我们早被同质化生活弄得疲惫不堪,寻找一个能让我们释放灵魂,感觉异样的空间,这也是一个城市的渴望。
我信奉一个准则:创造者永远不要低估了“读者”。创意天地与合美术馆已经面世,我期待它们成为业内交融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市民的艺术朝圣之域。
智性文化互通
是这个时代的语境
读+:在纽约生活了近30年,这座城市给你最核心的启示是什么?
李全武:纽约是一座老城,却总有新鲜的活力,吸引各地人们向往,为什么?因为它永葆文化的张力和磁场效应,且无法替代。
一座城市如果只能提供衣食住行,便永远无法产生跨区域的魅力。智性文化非跨越国土不可,也没有高下之分,崇尚智性文化互通正是这个时代的语境。纽约的发展史正应证了这个道理,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聚集于这里,展示各自的文化,并从中寻找自己的最爱,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最终形成内部趋动力。
读+: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应具有怎样的特征?
李全武:人们在无衣食之忧后,能产生一种能引领人向往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愿望,并产生实现的可能,这便是一个城市能发展的推动力。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如一台马力强劲的发动机,在生活基础的表面之下,人们能感受到文化的滋生、激活、趋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