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12.10.2016  17:43

   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颜晓峰

  中国梦包含绿色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美丽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大加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

  推动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资源瓶颈、环境风险、生态安全是一道必须跨过的沟坎、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推动绿色发展,是化解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突出矛盾的正确途径。当前,我们要着重解决好人口持续增长与人均资源减少的客观矛盾,解决好生活水平提高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发展难题,解决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重目标的兼容互洽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制度优势。生态文明彰显制度文明。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以往的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而社会主义则是最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我们党明确提出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超越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宽阔胸怀与长远视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自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际上,生态问题的系统性宏观性全局性决定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等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而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打造美丽中国,满足群众期盼。追求幸福生活是人民的共同向往,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幸福生活的内涵有所不同。党中央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着眼于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新变化新期盼,把打造美丽中国作为我们党新的奋斗目标。打造美丽中国不仅具有重大生态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最普惠、最直接的公共产品。

  保持和谐状态,提升文明水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是提升全民族文明水准的进程。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使人们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相应的生态伦理,就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和人们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休闲方式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能源资源供应高度紧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和谐要求生态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长期和平稳定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有序推进,必须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与合力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洪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演进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必要条件。因而,坚持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但由于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过去一个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以粗放发展方式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导致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如果这种局面不扭转,我们将面临无资源可利用、无干净的水可饮用、无清洁的空气可呼吸的困境,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小康。全面小康不仅代表着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集中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追求,以低碳循环发展为主要手段,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根本任务,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基本途径在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应加快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推广绿色、智慧技术,使绿色发展成为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坚持绿色发展,基本保障在于建立绿色法治体系。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和推动绿色发展,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来规范、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赵建军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方面获得了新认识、走出了新路子。

  “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破坏”的传统观念不科学。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人类经济活动逐步逼近甚至超出环境承载极限,一些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西方一些发展理论因而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破坏”,“先污染、后治理”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种观念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将环境保护简单理解为末端治理,而没有看到将治理过程前移可以减少污染。二是把经济发展看作“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模式,而没有认识到经济发展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点的循环经济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三是在经济研究中忽略了环境要素。因此,“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破坏”的观念只是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产物,显然并不科学。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理论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思想武器。人来自于自然界,无法离开自然界生存。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因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破坏环境基础上实现的经济繁荣是短暂的、难以持久的。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是人类根植于自然并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理论,始终是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思想武器,也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逻辑内核。

  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途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对我们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绿色发展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从本质上讲就是把资源消耗强度、生态系统状态等环境要素作为评价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将二者看作互为关联的一个整体。绿色发展打破了环境保护末端治理的单一模式,实施前端保护、过程严控、污染严惩的治理模式,跳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能够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发展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生产绿色产品、推动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文化,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全过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丰富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新高度。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同推进。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一是把自然资本纳入社会总供给函数,探索建立自然资本有效定价的制度,建立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实现自然资本的有度有序有效利用。二是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将各类经济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三是加快绿色创新,推进绿色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生态产品与服务的投资、生产和自由贸易。四是加强生态文明统计、监测、调查体系建设,发展生态文明大数据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从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配置看,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诸多政府部门和利益群体,应通过优化职能配置、完善问责机制,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格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相匹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优先提拔那些既善于发展经济又善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应建立政府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型合作关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加强绿色技能培训,为社会创造更多绿色就业机会。

   以供给侧改革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中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副院长  游达明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是绿色发展,要求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增强创新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是一致的。当前,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改革、要素改革和市场化改革。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主体改革。“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力推动相关主体加快自身改革创新,形成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两型社会”的生动局面。政府应积极推进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政策支撑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企业应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升级,形成系统的资源环境管理办法,主动应用绿色技术,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实现整个生产流程低碳化、循环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个人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要素改革。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将各种要素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应推进生态技术创新,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提高生态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促进人力资本提升,推进人才制度改革,调动人才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引导作用,健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强化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土地制度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推进环境制度改革,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市场化改革。能源、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为此,应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矫正要素价格扭曲。二是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环境风险责任保险制度、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等。三是建立价格杠杆调节机制,实行绿色电价、差别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政策,改革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推进分质供水和阶梯式水价改革等。

   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教授  苗长虹

  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必须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区域发展全过程,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构建高效安全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主体功能区建设能够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加快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引导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加快调整完善人口流动、建设用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以创新升级推动优化开发区发展。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优化开发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但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出现阶段性饱和的区域。这些地区应坚持绿色发展,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加快产业升级,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新路子。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技术创新链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在政府职能转变、要素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集聚国际化人才、推进自贸区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以集聚转型推动重点开发区发展。长江中游、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地区,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的重点区域。这些重点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还有较大潜力,应以培育城市群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应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协作、加强科技创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着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应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强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应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提高区域绿色发展能力。禁止开发区应严格禁止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切实加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稳步提高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  诸大建

  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中,可以把绿色发展大致看作一个有三个层次的体系:上层是绿色发展的总体观念,从一般意义上强调发展需要实现经济社会进步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双赢;中层是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从资源流入和环境输出两大方面即物质流与能源流的维度,有针对性地落实绿色发展;下层是发展的行动领域,如工业化、城镇化、消费方式等,通过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把绿色发展的一般原理具体运用到发展的主要领域,实现整体上的绿色转型。其中,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是绿色发展承上启下的内容,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行动抓手。

  把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两个支柱,对于理解和推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强调的是,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是有差异的,把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相混淆不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低碳发展主要与能源流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传统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循环发展主要与物质流和减少废弃物有关,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脱钩。

  通过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不是脱离经济社会发展谈生态环境问题,而是将资源环境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因此,我国的绿色发展超越了传统的资源环境概念,包含发展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实现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一些地方把绿色发展简单归之于资源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真正推动绿色发展,一方面要超越单纯的经济增长观点,另一方面要超越单纯的资源环境保护观点。

  使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的主流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在对象上,不是事后去治理资源环境问题,而是事前把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我国的做法是推进三个融入:融入新型工业化,强调产业发展要从线性经济、高碳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融入新型城镇化,强调城市发展要从空间扩张、物质浪费转向空间紧凑、物质集约;融入现代生活,强调生活模式要从拥有导向、物质至上转向共享导向、满足就好。二是在体制上,不是传统的由环保部门和资源部门统筹绿色发展,而是由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改革部门协调绿色发展,这样有利于保证整个体制机制的绿色化。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我国形成了由发改委主导、相关部门分工配合的体制安排。正是依靠这一体制,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十三五”规划,提出经济与环境整合的资源生产率评价指标,在城镇化以及工业、消费等领域进行多方位示范等。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