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看夷陵(1):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夷陵,承接宜昌“大城梦”,城乡共筑“中国梦”,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五个一体化”,争创全省城乡统筹示范区,探索了全域规划、产业一体、产城共融、设施共建、均衡服务“五位一体”模式。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曾有人对中国城乡之间繁荣与衰败的巨大落差作出这样的描述。
可是今天,当记者踏上脚下这片土地时,发现城乡之间正悄然进行着从割裂到融合的演变:被跨越的贫富鸿沟,被拆毁的制度城墙,被破除的产业藩篱……
一组组具体翔实的数字,一片片璀璨亮丽的城镇群落和“美丽乡村”,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创业故事,无可置辩地昭示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现代化。
这一切,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夷陵大地。即日起,荆楚网将推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看夷陵”系列报道,对夷陵区城乡统筹发展进行解读。
系列报道(1):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城乡发展
官庄村,夷陵山区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村落,却总是往来不“寻常”的客人。
进入小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带有明显荆楚派风格的小楼。这些小楼依山傍水、自成一格,展现的是一派优美富饶的风光。
官庄村今天的富饶引人驻足,但八年前,却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
村委会支书肖永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4年,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是负数,“连间像样的办公室的都没有,更不谈信息化了。”
也就是在那年,肖永才开始担任村支书,因而印象深刻。
没过多久,历史性的机遇摆在了官庄村村民面前,那就是城乡统筹工作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城乡统筹工作在夷陵区的开展,做的第一件事是科学规划。区别于以往,从统筹城乡层面出发,规划下乡。
在空间布局结构上,坚持整体融入、组团发展、城乡统筹、分层推进,对接宜昌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使城镇布局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着力构建以“主城区——城市组团——中心集镇——新型社区”为主体的“一主三副、一带三廊多点”的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夷陵区城乡统筹工作能按部就班的开展,得益于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统一的规划建设。赵华介绍说,夷陵编制完成3424平方公里的城乡统筹全域规划和重点区域、176个村庄的规划。全区被划为三大块:东部建成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城乡统筹示范带,中部发展休闲旅游,西部建成三峡坝库区的生态屏障。
“在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农用地发展‘农家菜园’式庭园经济的同时,规划建设乡村酒店和商业步行街,致力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着力推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综合考虑小区周边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把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山建房、伴水而居、以产营境,保持环境原生态,促进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坏境有机融合。”
正是因为有规划科学合理作为前提,官庄村走入了快速发展路,因而有了文前的“美景”。
与官庄村一样,位于龙泉镇的雷家畈村,近年来也频频走进公众视野。
进入社区参观,记者看到,除了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外,还有幼儿园、卫生站、文化活动室、超市等配套设施,与城市中的高档社区并无二样。
这些同样得益于规划。事实上,近年来,这种农村新型社区规划逐渐在夷陵普及开来。
“以往城市规划只集中于城区和近郊,很少将乡镇、农村纳入进来,导致了农村发展建设的无序状态。实行统筹改革试点后,夷陵改变了‘规划不下乡’的传统,将规划延伸至乡、村一级,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夷陵区区委书记刘洪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全域夷陵’是夷陵城乡规划的指导理念。”刘洪福解释说,为了保证政策不会随着干部的变动而变化,夷陵把城乡统筹规划提交区人大,人大以法定形式通过,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