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税收入实现2759亿元 73个县市区税收全过亿
省地税局表示,顶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2014年湖北经济稳中有进、竞进提质,主要指标稳健运行,增幅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金融支持经济力度加大。建筑、金融、房地产成为驱动税收增长的“三驾马车”。
全省地税部门主动作为,全力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就业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减免税收近60亿元,惠及近10万纳税人。
县域税收贡献持续增长。去年,武汉市地税部门组织税费收入突破1200亿元;荆州继宜昌、襄阳之后,地税收入突破百亿。全省73个县市区税收全部过亿。
作为全国3个率先试点建设的纳税服务标杆之一,湖北地税系统努力打造企业满意的税务营商环境。2014年取消审批事项63项,95%的税收减免审批权下放到市、县级地税局办理;全面推行先办后审,业务当场办结事项的比例达94%;纳税人报送资料平均减少39%,办税环节平均压缩62%,办税时限平均缩短56%。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聚焦地税服务地方经济
通讯员 徐正云 徐卫兴
税收,维系国家命脉,关乎民生福祉。
以促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税源为第一要务,全省地税系统通过落实税收政策,鼓励扶持就业创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湖北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暖流”。
服务发展,力促经济增长
2008年至2014年,全省地税部门分别组织收入825亿元、984亿元、1540亿元、1723亿元、2034亿元、2383亿元、2759.5亿元,一组组跳跃的数字,清晰描绘出湖北地税收入发展轨迹。
税收总量上去了,对地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也在提高。省地税始终将税收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围绕“一主多元”、“两山”试验区、“两型”社会、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战略,落实壮大产业、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等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2014年6月,省地税局下发《关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若干税收措施》40条,助推湖北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响应省地税局号召,各级地税部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推陈出新,百舸争流:
宜昌市地税局出台硬措施,努力解决长期制约集团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做大做强扬帆鼓劲;
襄阳市地税局为72家高新技术送优惠政策,推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发展;
荆州市地税局出台优化经济环境的措施,积极为“工业兴市”营造优良税收环境;
咸宁市地税局制订促进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全力扶持各类经济实体做大做强……
服务带来成效。2014年,我省地方税收增幅、收入质量等指标,居全国前列。
服务实体,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为小企业减负,做到放水养鱼,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是全省地税人永不懈怠的探索和追求。“核定征收的小微企业也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了。”湖北真祥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戈会计高兴地说,2014年公司已经享受6248元所得税优惠,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据统计,2014年1至9月,全省1.9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7606万元。自2013年8月1日以来,我省对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4.5万户小微企业减免营业税1.5亿元,减免增值税及营业税附加0.15亿元;2014年10月对月营业额2万至3万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营业税,预计全省将增加营业税受益纳税人1.38万户,年减地方税收2.3亿元。
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是润泽小微企业的“及时雨”,也是助推高新企业创新升级的坚强后盾。
为建设“创新湖北”,省地税积极运用税收杠杆撬动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至今,全省地税机关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26.18亿元。
2013年5月,省地税正式推出“税收新政20条”。新政实施后,仅光武汉东湖高新区的304家高新技术企业就可直接减税3.2亿元。
服务就业,优化税务营商环境
随着“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的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的热潮在荆楚大地涌动。
为营造有利于企业家生长的税收环境,全省地税部门通过税收减压,帮创业者轻装上阵,助毕业生早日圆梦。“之前对税务一窍不通,这次主要想问如何办理税务登记证,能享受什么优惠政策。”26岁的朱忠恒3年前大学毕业,此前一直在广州做销售,2014年回汉后想开一家手表代理公司。在武汉市人才市场与江岸区地税局共同举办大学生“创业与税收”政策宣讲活动中,他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
2014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43万人,达到历史峰值,税收政策如何为大学生创业减压,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省地税局联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及有关高校打出“组合拳”,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创业者纷纷点赞。
据统计,近5年来,在地税部门的努力下,全省共有4.8万就业人员、10.5万个体工商户、90余万纳税人、300余万工薪阶层直接受益,享受税收优惠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