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重聚武汉“打码头” 《牡丹亭》压轴
不进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看《牡丹亭》怎知爱情如许,不进武汉剧院怎知戏曲如许。昨晚,第三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闭幕,江城首场全本昆剧《牡丹亭》亮相武汉剧院,5月8日~10日连续三晚,将分别上演《牡丹亭》上、中、下本。
10年前,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引起轰动,10年后由白先勇钦点的原班人马再度重聚,从精巧短小的折子戏,打造成到这次奉献给江城戏迷的全本《牡丹亭》。耗费3个周末夜,做一场长达8小时的美梦,似乎已经成了奢侈品。昨晚武汉剧院汇集各个年龄层戏迷。武汉剧院宣传统筹吴静告诉记者,戏曲节期间,《牡丹亭》最受年轻观众喜爱。
现场舞台景观的精致度超乎想象,主演们的戏服以淡黄、粉红、嫩绿等色作为主调,苏绣绣上梅、兰、竹等中国传统意象,愈发衬托出演员的古典美。剧中花神拿花舞是一大看点,花神挥舞着青草绿色的旗帜,率领着代表12个月份分别盛开的花仙子翩翩起舞。这部于2004年首演的青春版《牡丹亭》,正因为白先勇先生的妙手,青春阵容和精良制作成为不少年轻观众认识昆曲的启蒙之作。
年轻人成看戏主力军
不走进剧院,便不知昆曲在年轻族群中的复兴有多么令人欣喜。昨晚,打扮极具风格的年轻人成为看戏主力军。
来自绍兴的杨同学,听闻全本《牡丹亭》在汉上演,早早订票从宜昌赶来,“昆曲是百戏之祖,这一场《牡丹亭》又是全本呈现,演了十年的戏看一场少一场。”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的陈同学唯好昆剧,“昆曲比较优美,它调少词多,连贯性很好,一听就感觉很美。”陈同学介绍,自己喜欢昆曲还是从2011年进入大学时开始, “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这几年很火热,让大家对传统艺术再次关注,大家只有先了解起来才能走近艺术。”
来自武汉大学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昆曲柔美缠绵哀婉的风格我很喜欢”,今天特意邀请喜欢京剧的好友共同欣赏。
而和父母一起看戏的大一新生鲁同学,则代表了广大年轻观众的心声,“我从小学小提琴,平时听西洋音乐更多”,但因为偶像王力宏的《在梅边》,知晓了昆曲,“我现在读大学陪父母的时间少,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父母觉得挺无聊,不如一起来看戏。”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