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袋子”的避灾新思维 ——在西流河镇看灾后养鳝
灾后重建,痛定思痛。调整种养结构,发展“避灾农业”成为不少地方的现实选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仙桃一家受灾严重的养鳝合作社,也有自己独特的新板眼和尖板眼,请看:
扎牢篱笆,未雨绸缪
16日下午,仙桃市西流河镇土坑村,冬雨淅沥,水面朦胧,网箱连片。顾不得丝丝寒意,国兵水产养殖合作社的工人们穿着套鞋下了水,起获鳝鱼,称重装箱,打捆上车,一气呵成。
“这批鳝鱼明晚就能游到上海人的餐桌上。”合作社理事长童国兵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鳝鱼价格30多元一斤。“到了元旦春节前后行情更好,能卖到40多元一斤呢!”
国兵合作社养鳝8000多亩,年产优质黄鳝近5000吨,孵化黄鳝苗1000万尾,在湖北水产界大名鼎鼎。童国兵介绍,土坑村旧名“蒿芭湖”,是仙桃地势最低的“水袋子”之一。6月底的那场强降雨,合作社580亩繁育基地全部被淹,410万尾新提幼苗所剩无几,亲本死的死,逃的逃,直接损失四五百万元。
排水消毒,投苗补箱,疏挖沟渠,加厚堤坝……雨停了,水退了,擦干眼泪,生产自救。“得亏八九月份连续晴了个把月,天天喂食,现在鳝鱼膘肥体壮,弥补了不少损失。”合作社技术负责人王立新介绍,合作社还未雨绸缪地买了大围网,万一网箱被冲,鳝鱼也跑不掉。此外,镇里还支持合作社买了好几台大功率抽水泵,如果碰到来年发洪水,将发挥大作用。
科技育苗,养鳝不愁
“这次遭灾,我们最重要的心得是养殖必须转型!”王立新告诉记者,这几年,网箱养鳝的人越来越多,效益下滑,风险增大。而且,养殖苗种基本上采用野生资源,质量每况愈下,外地买的鳝苗回来“水土不服”,死亡率高,苗子价格还很贵。此外,黄鳝生产季节过于集中在6月底到10月,碰到洪涝、干旱时损失很大。
这些症结,还得通过技术来解决,当务之急是突破种苗的瓶颈。明年,国兵合作社的第一把“杀手锏”就是“黄鳝工厂化温控繁育”技术。
仙桃市水产局局长代先波介绍,就在11月初,仙桃市委副书记李启斌带队到上海农科院,拜访全国黄鳝育种“第一人”周文宗寻求“院社合作”,准备在湖北首次引进 “黄鳝工厂化温控繁育”技术。
据了解,工厂化繁育技术通过大棚温控,使黄鳝一年四季均可产卵,苗种成活率高达93%以上,不受天气影响,当年育苗当年养成商品鳝,这一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引进该技术后,当地可以彻底实现黄鳝“自繁自养”。而这一技术也将惠及养殖,一口网箱的养殖成本可以降低三四百元!
“稻鳝共作”,亩收近万
除了“黄鳝工厂化温控繁育”技术,国兵合作社还有新的“法宝”——“稻鳝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童国兵得意地介绍,合作社在湖北第一个引入“稻鳝共作”这样的尖端种养技术,将与“稻虾共作”、“稻鳖共生”一样,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童国兵表示,根据试产数据显示,每亩“稻鳝共作”可以产600多斤有机大米,按目前企业的订单价每斤8元,产值近5000元。同时,稻田里的鳝鱼吃活饵,卖相好,产量保底能达到50斤,在上海可以卖到每斤60-80元,产值也有3000-4000元。稻米和鳝鱼效益相加,亩产值近万元。
西流河镇党委书记杨俊武表示,尽管“稻鳝共作”的亩平效益比“网箱养鳝”要低一些,但“稻鳝共作”胜在门槛低、风险小,普通农民也可以经营,一次投入,多年受益。而且,“稻鳝共作”模式生态有机,防涝抗旱能力也强,是“水袋子”发展农业的良好选择。(樊涛、李思雨、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