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在珞珈】首批“弘毅”学子学业有成

24.06.2014  19:16

本网讯(通讯员夏阳 实习生田朋)高难度的课程设置、每班20人以内的培养规模、与国外同步的英文教材、严格的科研训练体系、动态进出的管理机制……经过4年高标准严要求的学术训练,6月19日,“弘毅学堂”首批学子顺利毕业,121名学生带着新的理想从珞珈山启航。

副校长李斐、“弘毅学堂”2014届全体毕业生、优秀教育工作者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出席毕业典礼。李斐称“弘毅学堂”学生普遍展现出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的精神风貌,在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相互协作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弘毅学堂的严格训练和学习让弘毅学子不断求问真知、探索未知。”学生代表、弘毅国学班韩艺丹表达了对弘毅学堂的感恩之情。“与学生的相处非常享受、非常幸福。”教师代表、弘毅物理 班石兢 教授在发言中数度动情哽咽。

70名学子获“弘毅学堂”荣誉毕业生称号,21名教师被评为“弘毅学堂”优秀教育工作者。李斐等为获奖代表颁奖。

2010年,武汉大学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了“弘毅学堂”,以此作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和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 4年来,“弘毅学堂”逐步形成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取得了累累硕果——

专业领域拓展到文科,形成文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丰富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领域。计划实施4年来已基本形成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国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7个学科、3个年级、21个小班的拔尖人才培养格局。

择优选拔和开放动态管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校先后制定《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武汉大学弘毅学堂管理办法》,成立了“弘毅学堂”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校长李晓红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斐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聘任院士舒红兵,教授徐超江、石兢、汪存信、张焕国、郭齐勇、邹薇担任首席教授,对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学习方法、科研方向等方面的指导。

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数学班9人次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物理班两次夺得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冠军;化学班8支队伍参加了国家级、校级创新实验项目;计算机班学子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入围奖、中国云计算应用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班与其他学院学生联合组建团队参加2013年美国数学建模大赛,获特等将提名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

首批121名毕业生中,98%选择了赴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101位将继续在基础科学领域潜心研究,其中不乏多名去宾夕法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学习的学生。

 

(摄影:肖安东   编辑:付晓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