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已经在武汉消失的地标,你还记得多少?
中苏友好宫 建国之初,中苏交好,中国在四大城市建成了苏式风格建筑的中苏友好宫——分别是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那个年代里绝无仅有的中苏友好宫反映是国内城市地位,武汉当之无愧跻身四强,可以说这种荣耀就像是城市贵族血统的象征。
时过境迁,60多年过去了,北上广的中苏友好宫依旧屹立原地,唯独武汉的,已经杳然远逝....一位武汉人曾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老武展不只是一座展馆,更是中国大陆一流城市的象征。
“1995年老武展拆除后,武汉的展览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新的展览馆未建,许多武汉的展览从业人员,纷纷到外地办展。武汉的展览业处在一个找米下锅的状况。”6年间,无固定的展览场所,武汉错失会展经济发展的良机。上世纪90年代,被公认为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个城市都开始重视展馆投入,基本是遍地开花的格局,尤其是省会城市。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曾和武汉并称为“全国四大展览中心”的北京、上海、广州,不仅相继兴建了现代化展馆,并通过会展业有力地带动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一跃进入全国一线城市行列。而武汉,一下从响当当的会展“领军人”变成了“跟随者”,沦落为与“二线城市”排排坐,城市地位急速下滑。
老通城酒楼
“老通城”,原名“通城”饮食店,是1929年汉阳人曾厚诚在大智路口开办的。开张之初,只供应早、中、晚点。1947年,抗战胜利后改招牌为“老通城”食品店。1953年,曾厚诚逝世,他的子女都是革命干部,不愿继承,请求国家接管。1955年元旦,成为武汉第一家私营改国营的商店。同年间月,奉市委指示,在惠济路口分设了一个支店,1958年4月3日和9月12日,毛泽东主席先后来支店品尝了三鲜豆皮,留下了“国营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的教导,而现今已经不见踪影。
精武路鸭脖一条街
精武路本是京汉铁路旁的一处无名荒地,上个世纪30年代初,操练武术的汉口精武会操场迁至此地,此地故得名精武路。1938年,武汉沦陷后,该会馆被日军所毁,但精武路的路名遗留了下来。解放初期,这条街仍然不足千米,两旁多为两层楼的砖瓦旧房。后来,由于它南边紧邻江汉工人文化宫、武汉剧院,北端紧接着新华路体育馆,街外就是宽敞的解放大道,闹中取静的精武路自然成了一个绝佳的宵夜处。
在这条小巷里,数十家经营鸭颈的小店一字排开,老远就能闻到浓郁扑鼻的香气,叫人垂涎。正宗的武汉精武卤鸭颈的制作方法十分讲究。用产自福建、四川等地的上等辣椒,外加陈皮、八角、党参、砂仁、丁香、草果、桂皮、木香、白芷、山奈、良姜等30多种中药材经过近1个小时的煎煮成汤,再将柴鸭颈放入汤中煮近两个小时,方能制成。
汉口精武鸭脖,一度是武汉市的小吃名片。
德华酒楼
天津人李焕庭在汉口创建“得华楼”,也就是德华楼的前身。“德华水磨年糕”是德华楼的传统产品之一。每到寒冬腊月,武汉人在德华楼门前排队买年糕,是江城一道街景。
德华包子,水磨年糕,手工饺子。昔日风光无限的老字号酒楼,坚守着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也坚守着人们的美好记忆。这里的年糕和饺子,如今都是真空袋装了,没买过,但看大家最称道的还是年糕,还是年的味道。
武大牌匾
1931年,在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中时,学校在街道口大学路的起点处,建起了一座木结构的校门牌坊,由沈中清、缪恩钊设计,是为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座校门牌坊。可惜的是,不久之后,这座在材质上不够坚牢、在结构上更是“头重脚轻”的木质牌坊,就被一场大风所吹垮!
在木质牌坊被毁后,学校充分汲取了这一教训,又在原地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牌坊,仍由沈中清、缪恩钊二人设计。牌坊横幅正面仍为“国立武汉大学”(从右往左读)的校名,背面则替换成了“文法理工农医”(从左往右读)六字,以标明这座高等学府在当时所执著追求的理想办学规模与学科格局。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坚牢与耐久,这座牌坊在街道口始终屹立不倒,时至今日,已经历了将近80年的风雨沧桑。2001年,还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正式入围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十月,因八一路改造,牌坊拆掉了。
钟家村天桥
钟家村人行天桥建于1991年,位于鹦鹉大道与汉阳大道交会十字路口,已使用了21个年头。它将知音饭店、汉阳商场及祁万顺酒楼等连成一体,是汉阳首座、也是该区现有最大的人行天桥。由于近几年武汉地铁建设的加速,不得不为地铁建设让地,拆除工作持续近一周时间。该处地铁站建好后,行人将走地下。
六渡桥
在武汉人的心里,六渡桥是老汉口的代名词,承载着老武汉人关于汉口的记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六渡桥修起一座圆环形的人行天桥。
对于“六渡桥”最早的记载,是在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一书,书内对当时汉口“坊市街衢”,“大略纪之”。在书的一首《汉口竹枝词》中写到:“妾似垂丝牵不断,郎如飞絮任斜飘,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
为了推进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30日,中山大道(武胜路—江汉路段)全封闭打围。其中,六渡桥站施工打围范围全长300米,六渡桥人行天桥刚好位于施工范围内,为配合地铁现场施工,该人行天桥必须在施工期间拆除。
江汉路天桥
江汉路人行天桥始建于1984年11月20日,于1985年2月12日正式建成。
由于江汉路人行天桥位于地铁6号线建设红线范围内,为配合地铁6号线施工,该天桥将临时性拆除,地铁两年建设期结束后将在原地重建。
中山公园旧门柱
脱胎于私家花园的中山公园,是武汉建市以后建设最早的市立公园。公园的首座大门为竹篾做的垛式单门,非常简陋,于1931年被洪水冲毁。2年后,留学英国归来的年轻工程师吴国柄设计建成这个园门。园门为西式风格,4个花岗岩门柱高约5米,端庄厚重,时尚典雅,很快成为汉口标志建筑之一。1956年,为了与对面中苏友好宫(老武汉展览馆)相“呼应”,公园在大门原址新建了“苏式”大门,原门被撤,4个门柱搬至公园大门东西两侧,作为侧门供游人进出。3年前,公园再次重建“苏式”大门。
武昌中华大学
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位于武汉市(今湖北中医学院校址),是中国第一所不靠政府和外国人而独立创办的私立大学。它将中国古代兴办私学的教育传统和近代日本、欧美大学体制相结合,开创出符合近现代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模式。
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