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武大】让本科生从课堂走向科研之路

16.05.2017  03:24

作者:肖珊、马亮

本科生究竟如何做好科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回答不了这一问题。

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有科研兴趣的本科生接受正规训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践出一套系统工程:丰富“课堂”概念,拓展课堂外延,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在第一课堂之外,以自由而有组织的形式,实现师生间双向互动,探索科研素养涵育新道路。

 

论文工作坊:“吃透”顶级论文打下基本功

周四上午9点,学生李浩然打开电脑播放幻灯片,进行论文讲解——一篇发表在近期《政治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

李浩然介绍,为了完成一篇论文讲解,需要花大量时间阅读文章,仔细推敲文章内容,逐条查阅文章参考文献,并用作者的数据复盘计量过程,以便真正读懂文章。“只有将分享的文章吃透,才能抵挡老师和学生枪林弹雨般的提问。

这种认真的风气正是“增长与发展workshop(论文工坊)”所倡导的。工坊发起者和主办者、经济系副教授罗知是一名青年学者。她认为,做好科研的关键在于积累,而积累的第一步是理解前人的文献。

为了解决大多数学生在科研选题、论文写作方面的普遍问题,2009年,罗知创建了论文工坊,将学术培训拉出课堂,以交流沟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以期为学生打下科研基本功。

工坊每学期举办10期,只专注一件事:学习国外顶级期刊的最新论文,每期2篇。通过学生讲解论文、师生共同评析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论文分享过程中,不懂或有疑问之处可打断讨论。若遇到老师也不熟悉的知识,便约定改日进行深入探讨。老师会引导学生谈论主题论文的优缺点,启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选题进行思考。

例如,在一篇研究“美国未婚少女妈妈电视节目对于未婚生育率的影响”的论文报告结束后,师生进行了衍生讨论:中国是否有类似的电视节目,是否影响了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否可以找到媒体或网络数据进行研究……经过这种发散性讨论,学生找到了研究课题和方法。

李浩然近来参加了由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CRPE)主办的经济学青年联谊会,他说:“如果没有论文工坊的锻炼,很难想象我能在完全陌生的平台,面对来自各高校的优秀师生作学术报告。现在我做到了,于我而言,这是一个飞跃。

8年前,论文工坊仅由经济系的几名老师和近10名学生组成。如今通过口口相传,其他院系的老师慕名加入,队伍不断壮大。工坊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现已不仅限于讲解顶级期刊的论文,还能讲解自己发表的论文。自2015年起,论文讲解和答辩变成了全英文。

正如罗知所说,“除了学习文献之外,参加论文工坊的好处至少还有两个:一是督促学生做好PPT,二是学会演讲。这两点也是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也必不可少的能力。

 

科研训练营:知名教授传授科研经验

本科生常为做科研写论文缺乏创新、独特的专业见解而苦恼,渴望得到高人的指点。

学院从这一实际出发,自2012年起,每年暑期举行科研训练营,邀请包括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珞珈特聘教授等在内的学者,与本科生营员面对面交流。

20多年前写本科毕业论文时,为了看懂翻译文献学习俄文;指正卢卡斯模型猜测的错误、高分考取邹至庄经济学留学计划项目;与王平和邹恒甫的合作经历……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的院长谢丹阳教授是学生心目中的学术大神,他以自己发表14篇论文的过程为线索,娓娓道来自己本科以来的科研生活。

讲这些故事,是希望你们体会到做科研需要原创,要有闯劲;研究工作辛苦,且成效缓慢,要耐得住寂寞;论文发表前可能会一轮轮修改,要承受得住压力。”谢丹阳在报告最后总结道。

谢院长提到一个细节:他平时爱储存两道题在脑海中,陪太太买菜时就两眼盯着天花板。太太菜买完了,他的题也解完了,非常快乐。这说明在科研中善于利用时间进行连续思考的重要性。”营员唐庆劼说,科研训练营令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学者的研究成果,而是这些见微知著的习惯和方法。

何师元的科研论文“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统计评价”,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何师元就是科研训练营走出来的优秀学生代表之一,他坦言,是训练营中主题各有侧重的系列学术讲座,激发了他对科研的兴趣并获益匪浅。

实际上,科研训练营年年如期开设,但主题每年不同。它针对科研立项中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增进学生对科研立项的了解、学习交流优秀科研经验为目的,实现了师生交流路径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立体化”。训练营围绕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本科生提供研究方向的指引,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和与众不同的思考视角,从而帮助学生做好科研。

 

学术导师制:从大一到大四的悉心指导

本科学术导师制”,顾名思义,即给本科生安排学术导师,给予学习及科研上的帮助。

这是一种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嫁接到本科生教育的创新制度,是对小班教育教学方式的延伸,是对高素质、复合型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经济学基地班学生,从大一进校起,每人配备学术导师。这项制度自1999年实施至今。

学术导师大多是经济学系的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掌握大量的学术资源。大部分学术导师有海外留学背景,有利于为学生建立广阔的国际视野。学术导师还会邀请学生加入自己的研究团队,带领学生外出调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学术导师,最重要的是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导师制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国外,导师就像学生的亲人。我很愿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及生活能力,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在本科期间愉快地成长。”经济学系主任文建东教授谈到对导师制的理解时说。

班上的每位学术导师都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充分成长。得益于这一制度,班上也涌现出不少学术之星。

以“美女学霸”石珂为例,她获得美国数学建模大赛(MCM)二等奖,拿到包括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等7所著名海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由石珂和其好友陈星宇成立的13人图书馆小分队,一共申请到40多个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就读机会,被称为“武大学霸小分队”。他们只要没课,基本都在图书馆学习,从8点持续到21点。

在学术导师的引导和督促下,经济学基地班的学术氛围浓郁,很能体现研究型培养特色。“学术导师单独对学生进行论文辅导,有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已经发表了10多篇论文。”本科生申雨绮介绍。本科生胡盾炜则认为,学术导师能帮助低年级学生认识和掌握经济学理论,更早步入科学研究领域,找到学术归属感。

可以说,学术导师制度真正体现了“”与“”的结合,充分展示了现代经济学的精英教育特点。

 

拓展课堂外延,注重能力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武大经管院老师给了学生最真诚和实际的帮助,使他们能走出课本的理论框架,最终走向深远的研究道路。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5/15/content_478503.htm?div=-1

(原载《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15日,原题《本科生学术与科研如何“不离不弃”》  本网编辑: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