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武大】从小工坊迈向大讲坛
通讯员:马亮、邹桢苹
5月19日9:00,李浩然打开电脑播放幻灯片,开始了论文讲解——一篇发表在2016年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期刊》)上的文章。
每周四上午的论文讲解,已成为“增长与发展workshop(论文工坊)”学员的常态。
为完成这篇论文的讲解,李浩然足足花了一个月阅读文章,仔细推敲文章内容,逐条查阅文章参考文献,并用作者的数据复盘计量过程,以便真正读懂文章。任何一位论文工坊讲台上的学生,只有将顶级学术期刊文章吃透,才能抵挡住老师同学们枪林弹雨般的提问。
论文工坊由经济与管理学院珞珈青年学者、经济系副教授罗知主办,每周四9:00到12:00如期举行,7年来只专注于一件事——学习国外顶级期刊的最新论文,每期2篇。短暂三小时内,通过学生讲解论文、师生共同评析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每学期开始,老师们会先从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美国经济评论》)、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期刊》)等顶级经济学期刊上挑选并划定本学期待讲解论文的范围。工坊刚成立时,选题基本围绕发展经济学。随着不同专业师生的加入,选题扩展到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和金融学等经济大类方面的文献,期望拓宽学生思路,通过多学科交叉找到新颖的选题。
学生在讲解中暴露问题是难免的,罗知常鼓励他们:“技术不足可以弥补,但态度上的不认真无法原谅。”
知识储备不足能得到大家的谅解,态度上的不认真大家都不能容忍。一位新加入的研究生报告了一篇《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论文技术上并不复杂,但学生连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问题都没有讲清楚,更不用说论文中的模型和识别机制。
“你根本没有花时间看论文。你浪费了在座这么多老师及学生的时间,不是你一个人的一小时,而是所有人的一小时。”罗知当场严厉批评这位研究生,“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是技术上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找我或其他老师;如果态度还是不认真,我们讨论班从此不再欢迎你。”这位学生在三星期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在之后几个学期的表现都非常好。
这种认真的学术之风在论文工坊处处可见。不懂或有疑问时可打断提问,大家一起讨论;若遇到老师们也不熟悉的知识点,大家一起进一步学习,并在下周共同探讨。
每篇文章讲完后,老师会引导学生谈谈优缺点,启发大家思考这篇文章对自己研究的帮助:能否用文章的思路分析其他问题,能否用文章的方法研究自己关心的问题……常常在这个时刻,一篇篇文章在各位同学的脑海中初具雏形。
例如,在一篇研究“美国未婚少女妈妈电视节目对于未婚生育率的影响”的论文报告结束后,师生进行了衍生讨论:中国是否有类似的电视节目,是否影响了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否可以找到媒体或者网路的数据进行研究……
七年前,论文工坊仅由经济系的几名老师和近十名学生组成。如今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口口相传,影响已扩大到其它系甚至其它学院,不少老师慕名前来。得到学院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教育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每年给予以6000元经费支持。
工坊的形式也随着时代潮流在不断改变,现已不仅限于讲解顶级期刊的论文,还能讲解自己发表的论文。因为外文期刊是大势所趋,自上学期起,罗知要求所有参与的同学最好用英文讲解论文和答辩。一开始效果并不理想,罗知带头用英文讲解了自己的最新研究论文,学生们跃跃欲试,渐渐普及开来。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种奖励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刚开始实行英语讲解论文时,每位上场的同学当场会得到200元现金奖励;每学期评选出4位讲解最优秀的学生,推荐其参加由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四校合办的“青年经济学者学生联谊会”。以上费用均由参与老师每学期缴纳的500元活动经费承担。
现任教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冯俊诚是工坊的受益者。硕士毕业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的他,仍然一场不落地来武大参加活动,在经济学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几篇论文。
正如罗知所说,“除了学习文献之外,参加论文工坊的好处至少还有两个,一是督促学生做好PPT,二是学会演讲。大家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这两点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李浩然近来参加了由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CRPE)主办的“2015第六届经济学青年研究生”联谊会,他说,“如果没有工坊的锻炼,很难想象我能够在完全陌生的平台,面对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师生做学术报告。现在我做到了,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奇迹!”
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论文工坊,经过严格训练后,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小讲台,迈向全国性学术会议报告论文的大讲坛。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