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四代守护3000座无名烈士墓80余载(图)
在四川省通江县瓦室镇啸口村,有一个叫红军坪的烈士墓,这里绿树环绕,松柏成荫。30多亩的山坡上埋有3000余位红军战士的遗骨。
通江县瓦室镇啸口村、沙溪镇王坪村等地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1933年至1934年反“六路”围攻和万源保卫战爆发。为方便转运伤员、物资,1934年2月,川陕省工农总医院迁至瓦室镇啸口村,收治前线伤病员。
聂正远在红军坪烈士墓边上的田地里劳作(2016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 摄1934年10月,聂正远的父亲聂友奎便义务看护红军烈士墓。1982年5月,义务守候了48年红军烈士墓的聂永奎走到了人生尽头。临终前,聂友奎拉着儿子聂正远的手说:“红军给我们聂家分了田地,治好了我的伤寒病。红军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一定要一代一代地好好守护他们的英灵,不然就对不起这些烈士!”
从小就与父亲一起守护红军墓的聂正远含泪接过这份责任和承诺,至今祖孙四代守护整整82载。每年清明、春节前夕,聂正远都要带上儿孙给红军烈士扫墓,清理水沟、培土除草、擦无名烈士纪念碑……他平时几乎每天都要到红军墓转一圈,自己种的庄稼也在红军墓边上。闲暇时,他就给儿孙、周围的学生、邻居讲述红军帮助穷人的故事。34年来,聂正远从壮年汉子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子承父业”守护着3000余位无名红军的烈士墓。
今年46岁的聂长周从读小学开始就和父亲聂正远一起到红军墓除草、垒坟,听红军故事。聂长周没有像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在通江县城务工,也方便常回家照顾老人并替父亲守护红军墓地。更让人欣慰的是,19岁的孙子聂自强和15岁的孙女聂黎,对家族的传承并不抵触。每年清明,聂正远都会早早备好香蜡纸烛、高粱酒和腊肉等祭品,带着儿子、孙子和孙女前来祭拜。
聂正远在通江县瓦室镇啸口村的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前(2016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 摄“要是我不在了,就埋在红军烈士墓旁,看着儿孙们一代代守护无名红军烈士墓。”站在红军墓前,71岁的聂正远杵着锄头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