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EITT国际会议在武汉召开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19日电 (陈岩)10月17日至18日,第四届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国际会议(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Technology)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桂子山,共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未来。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代表学校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提供了探讨和分享的平台,必将有助于增进国际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也将有力地促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杨浩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韩国汉阳大学Sungho Kwon教授、英国孟菲斯大学胡祥恩教授、台湾科技大学黄国桢教授、美国内华达大学刘乐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Sungho Kwon教授分析了当今国际教育环境的变化,并从技术、学习方法、教育哲学等方面对智能教育进行深刻解析;胡祥恩教授用例子深入浅出地说明学习理论和技术对教育的潜在影响;黄国桢教授主要讲述了移动学习在台湾早期和近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移动学习的十个策略;刘乐平教授以“我们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技术能为我们做什么”问题为出发点,解说了如何将技术整合于教学中;陈丽教授用数据说明了中国大陆Moocs的发展现状,并提出Moocs的创新本质在于“网联网+”服务模式的应用。此外,会议还就教育技术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公开探讨,教授们畅所欲言、见解独到。
其后,与会学者围绕“促进教与学的新兴技术”、“创新学习方法与学习环境”、“信息社会与文化”三个方面作了62场报告。这些报告或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与大家分享研究所得新发现,或解说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徐兆佳老师提出的运用云平台和桌面虚拟化技术进行区域基础教育平台搭建的方案引起强烈反应,大家纷纷主动向徐老师询问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
EITT国际会议由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即SICET发起,每年举办一次,继第一届于2012年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本次是第四届。该会议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探讨的平台,鼓励与会人员之间相互合作与支持,以促进教育技术的长足发展。本届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被认为是本年度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内的又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的召开对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对促进我校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