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叉学科论坛广纳天下贤才
新闻网讯(记者曾文晖 实习生胡颖娟)作为全球人才招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15日,武汉大学第四届国际交叉学科论坛开幕。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青年学者集聚珞珈,走进学院(系),探讨学科前沿,碰撞思想火花。
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常务副校长冯友梅,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泰岩,副校长李斐、舒红兵,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朱玉贤、龚健雅以及湖北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周业军、人才工作处副处长刘晖出席开幕式,冯友梅主持。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担任论坛执行主席,全校各相关学院(系)、科研机构以及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与会。
窦贤康以《国家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的汇聚之路》为题作报告。他以“天时”“地利”“人和”分别对应国家战略的千年大计、厚积薄发的百年名校和团结奋进的一流精神三个层面,深入阐述了当前时代背景下武汉大学的教育、人才优势和发展思路。
窦贤康表示,武汉大学良好的办学环境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将为广大海外青年才俊大展拳脚提供一流平台。学校要做人才发展的助推器,要尊重人才,营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大学文化;要解放人才,打造高效的人才协同服务机制;要稳定人才,增加高水平人才收入,建立人才续聘、长聘下的薪酬稳定增长机制;要支撑人才,建立以人才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先解决空间、经费、研究生指标、住房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引凤筑巢,壮大珞珈人才方阵;我们搭台唱戏,建立珞珈创新平台。热忱欢迎更多优秀人才加盟武汉大学,凝心聚力,共创一流。”窦贤康向海内外人才发出热情邀请。
周业军详细介绍了湖北人才发展状况。“作为具备科教资源优势和人才政策服务体系的教育大省,湖北省向青年才俊发出创业创新的诚挚邀请。”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武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对武汉大学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高端人才建设等寄予厚望,给予有力支持。学校人事部负责人介绍了我校的人才政策,希望更多的青年才俊选择武大,成就梦想;加盟武大,共创一流。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袁声军分享了在海外学习工作后回到祖国、加入武汉大学的亲身经历。他从“为什么回国”和“为什么选择武大”两个问题出发,表达了对国内科研条件和国家政策支持的肯定,以及对武汉大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的赞许。
“武汉大学有良好的氛围、优秀的学生、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在我这个武大学子心目中是最美丽的大学。”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过留学深造,2012年回校工作的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袁荃认为,武汉大学不仅在科研上对青年学者鼎力相助,在生活保障方面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大家能够在科研道路上畅行无阻。
韩进作开幕式总结讲话。他说,现在出国留学人员回国的越来越多,除了文化传统、血缘关系等因素外,也说明大家对中国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强,认为在中国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海外青年学者利用参加国际交叉学科论坛的时机,在交流所在领域学科发展意见的同时,看看武汉大学,了解学校的发展,找找回来的机会,考虑合适的位置,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韩进指出,在《武汉大学章程》中,武汉大学有三个目标: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这是武汉大学的使命,表明了我们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一起来完成这一使命。怎样才能够使人才留得住、融得入、做得好?“人才强校”是今年学校工作的主线,学校将围绕这一主题,着眼未来,制定长远规划;将尽全力为有才华的青年学者提供平台、条件和机会,切实为大家解决困难和问题,让大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质。欢迎更多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青年才俊加盟武汉大学。
据了解,本次国际交叉学科论坛设有28个分论坛,200多名与会代表分布到各个分论坛,进行为期两天的学术探讨和交流。记者采访了几位参加论坛的青年学者,他们表达了对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武汉大学人才强校战略的高度肯定和赞许之情。
在动力与机械学院分论坛,来自美国密西根的卢晨阳博士认为,当前国家政策非常好,对海外归国科研人员来说,不管是薪酬还是科研起步经费完全不比国外差。武汉大学支持青年学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力度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过了自己在美国所能获得的支持。
来自美国加州的王昆博士也表示,自己一直在密切关注国内科学研究工作环境的发展状况,觉得现在回国从事科研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这次参加学科论坛,感觉学校论坛组织工作很专业,交流氛围十分轻松,论坛学术探讨内容务实,非常具有吸引力。
参加生命科学学院分论坛的肖锐博士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他说,观看了学校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感受到了学校张开双臂欢迎海内外科研工作者的真诚态度,也看到了学校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连小孩上学、家属就业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更是有了一种被呵护的感觉。武汉大学确实是可以让大家实现双赢、共创多赢的起点。”
据悉,国际交叉学科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青年学者搭建一个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共谋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局;同时,该论坛也是我校引进海内外青年优秀学者的重要平台和途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已通过前三届论坛,选择加入武汉大学,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
>>> 微评
只要是凤,就一定有巢
国际交叉学科论坛成功举办了四届,作为全球人才招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校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是我校“人才强校”年。年初,校领导班子务虚会以“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学期开学之际召开的年度工作研讨会,正式提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校长窦贤康提出:“让我们引凤筑巢,凝心聚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携手共创双一流。”
过去我们习惯于说“筑巢引凤”,指的是先建好大楼,以良好和条件和环境招徕人才,所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是也。如今强调“引凤筑巢”,则是首先要招贤纳士,以高层次人才团队带动学科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体现的是人才引进工作思维和方式的创新,践行的是人才优先发展理念。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对于大学来说也是如此,人才是我们建设“双一流”的当务之急,对一流人才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迫切过。人才优先是兴国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兴校强校的关键所在。
要招揽一流人才,必须放眼世界。海外留学人才具有先进的教育背景,掌握最新科技成果,拥有核心技术、专利发明和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我国工作。”
引进人才需要主动作为,采取灵活的方针,出台优厚政策,搭建发展平台。我校举办国际交叉学科论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高层次青年人才。
但人才强校不仅仅是引进那么简单。人才引进之后,还要用好人才,使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人才强校战略涉及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用人方式的多元化、人才配备的多学科交叉等多个方面。学校要做人才发展的助推器,要尊重人才、解放人才、稳定人才、支撑人才,对青年人才的发展要优先扶持,引育并举,给予空间,保驾护航。
做到这样,就一定会像窦校长所说的,“只要是凤,就一定有巢。”(立雪)
(摄影:金鑫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