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家研讨哲学的创新性发展
新闻网讯(通讯员哲苑)11月4日,第五届中哲、西哲与马哲专家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性发展”。
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致欢迎辞。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陶德麟说,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必须有广阔的世界观和深邃的历史视野。如果没有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深入研究,我们也不可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谈不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当然,我们不能盲从古人或西方,我们提供的是中国人用中国话表达的中国见解,是有中国特色的、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中国作品。
在大会主题发言环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回顾了百年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过程,总结出中国哲学的特质:存有连续与生机自然;整体和谐与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与创造革新;德性修养与内在超越;秩序建构与正义诉求;具体理性与象数思维;知行合一与简易精神。他还阐述了如何从心态、方法上更好地解释传统。他认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可以会通和比较,在坚持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基础上,理解西方哲学的范畴、命题和体系,并创造性地融合中西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谢地坤阐述了从当代世界哲学发展的图景来看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的思想。他指出,这个时代是中国的哲学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重要契机,然而,中国学界在学养和创新能力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他介绍了比较鲜为人知的意大利哲学、拉美哲学与非洲哲学的状况,指出当代世界哲学的主要倾向之一是问题意识比以前更加突出,以哲学理论分析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同时,当代哲学的形态也受到它所面临的文化危机和存在危机的影响。中国学界应当高度关注科技的发展,此外,哲学的范式转换势在必行。
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讲述的主题是“构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他用三句话精确地概括了他的会通中西马哲学的见解:中西马因问题而聚,因互补而兴,因互见而深。他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底,生动地诠释了十九大会议的精神,并且指出,3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体现了一种哲学:人民共创共享共治的哲学。
在讨论环节中,姚新中、陈少明、赵士发教授等就科技革命时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多元现代性如何可能、当代中国的中哲、西哲与马哲学者的身份认同与焦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