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湖北园景点纷纷亮相 楚风汉韵展湖北魅力

08.09.2015  11:11
  距第十届中国国际(武汉)园林博览会开幕仅剩18天,园博园内各景区、景点基本已露出完整模样。而作为本届园博会举办地——湖北省,自然要拿出最优秀的作品展现给海内外游客,让大家从一万多平米、17个分展园中领略秀美湖北的魅力。

  从园博园南入口入园后往右走,可以看到楚风汉韵浓郁的17个湖北省展园,其中包括湖北园(又名楚风汉韵园),以及16个市州展园。湖北园位于园博园楚水南部半岛的一处山坡上,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园博园内面积最大的展园。“楚风汉韵园”处于全园南北景观轴线上,北临楚水,南接入口广场。该园由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规划了三大景区:求索漫道体验区、荆楚山林游赏区和灵秀湖北观演区。

  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小山顶部的香涛阁。这座建筑高20米,钢铁骨架,玻璃屋顶。顺着盘旋的楼梯爬上阁顶,可眺望全园美景。香涛阁为纪念张之洞督鄂时对湖北的贡献而建,因张之洞号香涛老人,故而取名。

  香涛阁下有一条特色小径,与山脚园路相连。小径旁立有数十个长方体石礅,每个石礅上,都像印章一样反刻着“”、“”、“”等文字。设计师杨麟介绍,这是为了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毕昇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的毕昇,据传也是湖北英山人,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石礅上反刻的文字,都是古代楚国的大姓。

  香涛阁下,有一条峡谷步道,名叫“求索道”。道路用卵石铺成,两侧岩石壁立,寓意楚人筚路蓝缕。道路中部岩石凹陷处,建有一座用不锈钢镜面材料做成的亭子,亭身可反射周围岩石、花木等景观,乍看像一座隐形亭。杨麟介绍,游客在亭内歇息时,可观赏溪中的小鱼。亭上藏有喷雾装置,当雾水喷出时,亭中人恍如置身仙境。

  记者汪健 通讯员赵旋 邓鹏飞

  日前,作为湖北园16个市州展园中面积最大的襄阳园已通过验收,该园占地2600平方米,主打“汉水文化”,通过雕塑、字画、楼阁等,将米芾、三国、汉门、岘山等襄阳历史上著名人文、建筑在汉复原。

  据悉,襄阳园今年4月才入场施工,工期不足5个月,而展园工程包括古建、园建、水景、置石、灯饰、种植等诸多子项目,施工程序环环相扣,工期极为紧张。襄阳当地派来当地建筑队伍克服施工现场地质复杂、施工期间雨水较多等困难,采用两班倒的方式,加班加点施工,确保了在时间节点内完成任务。

  襄阳为中华腹地,山水名城,古老城墙仍然完好,襄阳园的主题为“汉水文化”,意欲通过历史名人串联园中各景,充分展现自身历史悠久的荆楚文化。园区提炼了本地“山、水、城、洲”城市特色,仿汉水流态建设了入园主游路,将解佩渚、鱼梁州等作为绿洲环绕游路之中。仿临汉门、岘山建设的两大高地,是整个园区的主体建筑。园内还设有“米芾拜石”“隆中对”景墙、“穿天石”和“襄阳名人录”等雕塑作品,体现汉水文化和三国文化。

  植物方面,选择突出襄阳市花紫薇和市树女贞,运用三角枫、香橼等乡土树种。由于开园时为秋季,襄阳展园植被突出秋季景观,通过树木高低搭配,形成错落有致、四季有花的景色。

  “汉水文化”勾勒古城人文

  与“楚庄王”同游古荆州

  湖北园内,同期完成基础施工的还有宜昌园,作为中国的水电之都,宜昌园着力凸显“水电之都”和“峡江风情”两大主题。宜昌园是这次国际园博会82个城市展园中的一个,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园博会的市州展园片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560万元。

  全园分为高峡平湖、峡尽天开、峡江步道及三峡人家四个段落。

  全园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一座三峡截流石造型的展馆。三峡截流石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四面体,每个单边长2.5米,重达23吨,是长江截流时的主要投抛料。仿照截流石建造的宜昌园展馆,两块“截流石”的单边长度,是实际使用截流石的2倍。展馆内将通过3D视频,展示宜昌市与水的渊源。

  两块“截流石”立于几个水池之上,游玩步道从“截流石”和水池中间穿过,路面全部铺设三角形地砖,而地砖之间的缝隙,被别出心裁地设计为连通水池的微型水沟。纵横交织的水沟,使得全园被分割的水景有机相连,静态的水顿成源头活水。

  在园区的最高点,建有一座全木结构的土家族吊脚楼。游客到此,听峡江号子、观土家桑舞、赏花鼓楠管、品山歌谜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峡江风情。

  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城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因此,荆州园将楚文化作为造景灵魂。全园以“楚城、楚台、楚水、楚王”为核心展示内容。

  在荆州园入口广场,有一座庄王车马巡游主题铜雕。四匹疾驰的骏马、豪华的车室,体现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尊贵的身份。现场负责人介绍,按照最初的设计,后面的车座上塑有楚庄王的坐像,但为了让游客参与互动,设计师修改了设计,特意空出后面的座位,让游客坐上去“当一把楚庄王”。

  荆州园还把荆州古城墙“”进园内,建造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楚城”作为城楼。楚城下有门洞名叫水门,全园水系流过“水门”后形成循环。

  走进荆门园,触目都是与农耕文明相关的特色景观。数千年前,古人类在当地创造的屈家岭农耕文化,上个世纪50年代被发现后,荆门便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农谷之源。

  在全园腹地,立有一只造型独特的淘双腹鼎雕塑,其背景是精雕细刻的“华夏谷源”浮雕景墙,展示了古人筚路蓝缕、刀耕火种开创农耕文明的历程。在园内东侧,有一条极具特色的步道:24节气园路。这条长约50米的园路,有3段是玻璃路面,透过玻璃可以看见地下埋藏的各种古代陶罐。这些陶罐就是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灰陶的仿制品。

  紧邻步道的是一长溜水墨梯田,田内种植的棉花已开花结蕾。向日葵也绽开了圆圆的花盘。在水面设置的一排石墩,可供游客通行,这些石墩都是来自农村的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