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园博园看不见的"世界":百万吨垃圾3年实现无害化
(长江日报)园博园北入口,拾级而上,登顶后眼前豁然开朗,15米高的“荆山”已雏形初显,山上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很难想象这座“荆山”是在金口垃圾场原址上修复而成。
运行16年的金口垃圾场,地下已积攒大约500多万立方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是如何在短短3年内,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如今“荆山”绿树掩盖下的地块,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修复和变化?昨日,记者探访揭秘。
百万吨垃圾3年实现无害化 垃圾穿上4层衣 地面只见小树林
在百万吨发酵垃圾上施工
如同脚踩巨型“炸药桶”
2013年,园博园建设者首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内心忐忑——16年间,这片土地下约500多万立方米、百万吨的生活垃圾,不断发酵,产生大量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甲烷在浓度位于5%—15%区间时会发生爆炸,甲烷浓度超过15%时则会燃烧,一旦爆炸引发大火,后果不堪设想。在这里施工,无疑是脚下踩着一个巨型的火药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市园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建设部部长董冲回忆,当时只要接近垃圾场的区域,就严令禁止使用明火,即便想躲在车里抽根烟,都不被允许。
此外,垃圾还能产生渗滤液,此类废水包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下渗后会污染地下水,外泄则污染地表径流或土壤。而且,垃圾中各类物质降解所需时间不同,堆积时间过长后,就会形成淤泥状的物质,中间裹挟着塑料袋、布块和玻璃等,形成难以处理的废渣。
为免二次污染
先后否决挖、筛、烧三种方案
采用何种方式可安全、清洁、高效地处理地下垃圾?园博园建设必须攻关第一大难关。各方专家开动脑筋,先后提出挖、筛、烧等方案。
所谓“挖”,就是将所有垃圾挖出运走,回填新鲜干净土壤。但它很快被否决。原因很简单:将垃圾挖出,仍需要新填埋场消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运送垃圾的过程中还将产生二次污染,不可避免产生恶臭,并存在甲烷爆炸的危险,无疑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过大。与之类似,筛选垃圾的建议也因无法解决恶臭和安全问题而被否决。
也有人想到,将挖出的垃圾焚烧。市园博会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专家对此进行了论证。“焚烧法对新鲜垃圾比较适合,而这些垃圾是一二十年积攒下来的,有的已开始降解,如果拿去焚烧,可能100吨进去,80吨废渣出来,基本上烧不掉多少分量,可谓事倍功半。”
增氧抽排安抚地下“活跃分子”
像“包饺子”一样包住“稳定分子”
最终,在中科院院士和有关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园博园对地下的垃圾采取了好氧修复、封场治理的综合处理技术,利用垃圾堆体构造自然景观,实现生态治理和景观营造的巧妙统一。
针对不稳定区域,采用好氧技术。即用鼓风机把空气注入垃圾堆体中,让地下的垃圾再度处于有氧状态,从而加速垃圾的降解速度。降解过程中,垃圾不再排出无氧状态下产生的甲烷等有毒物质,只产生二氧化碳等,只需把这类气体抽出排放掉即可。
“好氧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加速垃圾的反应,使其更加稳定安全,高效利用。”相关负责人说。好氧修复初期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恶臭类气体成分,在处理初期对其收集,并进行除臭处理。
稳定区域采取封场治理。通过建设覆盖层,将垃圾像包饺子一样包裹起来。覆盖层包括4个部分,从里向外分别为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和植被层,包括土工材料、防渗膜等,地面覆土植树。因此,市民从地面上看,只见绿地和树林。但实际上,垃圾体产生的甲烷等,通过集气站收集后过滤、脱硫,采用热风氧化或火炬燃烧等方式处理。
编者按
从金口垃圾场、棚户区到拥有各式苗木48000多株、“荆山”、“楚水”南北相望的生态景区,园博园是如何变出这样的“魔术”。
漫步园中,很难注意到每棵大树旁,都埋设了一根用于监测树根积水情况的暗管;也难以想象,“荆山”之下,昔日的垃圾如同包饺子般被牢牢锁定于地下;更难以想象,从武钢拆除的烟囱粘土砖,竟在园中铺出了一条红黑黄三色“怀旧”路,旧物得到了艺术化利用。
记者实地探访,揭秘园博园造园过程中看不见的“世界”。
责编:彭莹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