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研60余个艺术院团和民间戏曲班社 湖北谋划地方戏曲发展之策
7月10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新创的抗战题材现代豫剧《家传楚王剑》,正热火朝天地在剧团“七七剧场”排练着。去年该团以一出现代豫剧小戏《看孙孙》参加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并因此受到各界关注,剧团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出戏给一个剧团带来的变化。
但是,全省艺术院团特别是戏曲院团面临哪些生存发展压力?目前湖北戏曲剧种到底有哪些?保护传承情况如何?人才培养、舞台车使用、灯光服装情况究竟怎样?今年5月以来,湖北省文化厅先后深入15个地市的60个市县区,实地考察调研60余个艺术院团和民间戏曲班社。此次活动是湖北省1995年戏曲普查以来,又一次对全省艺术院团和地方戏曲的全面调研。
调研组分别赴浠水县团陂镇万福庙村流动舞台车现场、英山县广场民营黄梅戏剧团演出现场以及荆州市京剧票社、兴汉汉剧团观看戏曲表演,慰问基层演职人员;赴大悟县、石首市、荆门东宝区、谷城县观看戏曲传承人表演的北路子花鼓戏、荆河戏、梁山调、湖北越调等稀有剧种演出,围绕其历史起源、分布情况、音乐流变、剧目留存等进行交流;赴荆州老廊庙遗址和孙叔敖衣冠冢凭吊考证,并多方查阅优孟的有关资料,考证戏曲起源及湖北源远流长的戏曲历史……
每到一地,各地剧团都是全员到齐,许多离休的老艺术家也纷纷到场。在整个排练厅没有一把完整座椅的湖北省豫剧团,“戏大于天”的标语在简易舞台对面时刻警醒全团上下。近年来,该团先后创排了豫剧《乡村调解员》、《山野秀才》、《亲爹亲娘》等一批主旋律现代戏。在大冶市楚剧团剧场与演职人员交流时,70多岁的退休演员唐永芬对调研组说:“你们非常懂行,非常实在,带来了戏曲发展的希望……”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湖北省90余个专业艺术院团中,表演地方戏曲的文艺院团有50多个,大部分院团特别是戏曲院团面临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有的剧团没有专业剧场,有的没有排练场,有的租用排练场,有的甚至处于“休克”状态。人才匮乏、行当不全,有的院团已20多年没有招收年轻演员,演职人员严重老化,主创人员缺乏。剧团送戏下乡演出补贴偏低,普遍存在多演多赔的现象,个别市县每场演出仅补助100元,有的甚至没有补贴。东路花鼓戏、山二黄等10个稀有剧种,仅有1个专业艺术院团演出。湖北越调、荆河戏、梁山调等一批濒危剧种,目前仅有传承人和民间班社活动,存在消亡的危险,抢救整理迫在眉睫。部分地市近年来好戏一个接一个,但有的地市新戏新作少、精品力作少,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针对调研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湖北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调研情况不断补充完善正在起草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湖北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的意见》,推动将艺术院团建设、地方戏曲发展纳入正在制定的湖北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和文化事业“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中。同时召开地方戏曲剧种研究工作会议,以加强对10个“天下独一团”剧种的保护传承,从政策层面对全省院团建设和地方戏保护予以指导;以重大戏曲艺术活动为契机展示湖北戏曲发展成果、扩大荆楚文化影响,寻求更多资源支持推动全省艺术院团建设和地方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