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活水来
(李广彦)回首2015年,宜都市7万多亩水稻再获丰收。与此同时,高山地区的蔬菜、丘陵地带的水果、茶叶也硕果累累,这些得益于该市实施不同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该市水利技术人员介绍:宜都市“七山一水二分田”,种植结构多样,水利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在于我们走的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蓄水引水建设之路。
山地集雨灌溉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平均海拔700米,被称为“宜都的西藏”。农民想通过种植高山果蔬致富,但是,由于喀斯特地貌,有水储存难,年均1230毫米降雨量,往往是雨过河干,充足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灌溉困难成为发展高山果蔬产业的“短板”。近年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宜都市投资600多万元,在潘家湾乡望洲坪村、将军山村、吕家坳村、南冲村、梁山村实施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完成整治堰塘150口,引水河垱22处,灌溉U型渠24200米,田间排水沟4条2900米,蓄水池6口;新建抗旱水池764个,蓄水池1口,通过集雨灌溉方式,为农业生产和山区抗旱蓄集水源。有了充足水源,农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高山无公害蔬菜试验基地,从中国农科院引进“金太阳”黄皮红瓤无籽礼品瓜,种植40多亩,亩产达4000斤,开园上市后,很快走俏市场。
南冲村种植的百合同样也喜获丰收,农民邓海洲说:“今年大旱百合没有受灾,并且产量高,亩产2000斤以上,多亏小水利帮大忙。”原来,宜都市水利投资80万元,在这个村兴建一个容积5000方的供水站,辅设管网8000多米,新修水窖520口,收集雨水保蓄水,有了蓄水保灌溉,不仅解决村民吃水问题,还有效解决了百合种植水源,全村百合种植基地很快发展到350亩,农民增收150万元,实现人平增收900多元。农民尝到了种植百合的甜头,成立合作社,大规模发展百合种植,如今已经发展百合1000余亩,网络农户300户,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远销上海,实现销售收入60万元,参与种植的农户,每亩收入最低5000元,最高12000元,是以前种植玉米收入的6倍。
宜都市集雨灌溉形式多样,针对各地不同自然条件,按照宜引则引、宜集则集、宜流则流的原则,水池址选择在降水后能形成地表径流,且有一定集水面积的位置,靠近农田,能利用山区地形高差形成自流灌溉。集雨场(水源)既利用现集流面,又利用水沟引水。八卦山生态节水农业示范区利用丘陵岗地的自然条件,在山头修建内藏式蓄水池,利用平台收集雨水,实现自流灌溉。类式的集雨“聚宝盆”在全市有400多处。有的放矢推广集雨灌溉节水工艺,节水能力显著提高,一个个“聚宝盆”为农业提供了水源保障。
宝地节水灌溉
目前我国农业望天收的局面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宜都市降雨虽然充沛,但分布极不均匀,每年3~8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7%,三年一大旱,小旱年年有。灌溉缺水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每遇旱情,每亩地损失都在千元以上。对此,宜都市不断创新节水措施,根据不同情况实施节水灌溉方式。
自2011年起,宜都市实施“中央财政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虽然说是“小农水”,但体现的却是 “大民生”。过去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往往会因为一棵树、一分田而扯皮拉筋难以展开,工程建成后也往往因为责权不明而管理缺失,“小农水”项目如果再撒“胡椒面”,恐怕又是“颗粒无收”。为了不让投资“打水漂”,不再陷入过去那种“建设一时热闹,建后不久凄凉”的怪圈,宜都市将“小农水”项目与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先后在枝城、松木坪、王家畈、五眼泉、姚家店、聂家河等乡镇的黄桃、冬枣、蔬菜、柑桔等10万亩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喷灌、滴灌、管道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通过3年建设,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从12.16万亩增加到16.1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从1.93万亩增加到8.11万亩,使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15%。
宜都市实施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选择符合农村水利综合规划、项目资金整合方案。二是选择乡镇领导高度重视、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性高、集中成片大规模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真正发挥作用、有项目捆绑。三是选择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的农业大镇,优质粮、油主产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基地。四是选择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水资源利用难度大,严重缺水干旱的灌溉死角区。确保水利项目区既是农作物主产区,又是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区,确保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合理。五是从技术角度考虑,选择柑桔、茶叶、蔬菜等节水型农作物,替代高耗水作物,从而减少节水灌溉设备的成本压力。六是利于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采用水池和堰塘蓄水,通过管道输水,实现喷灌、滴灌和管灌 “三位一体” 模式用水,实现了水、肥、农药喷洒同步进行,使农机和人工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费用显著降低。
在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滋润下,宜都市柑桔、茶叶、黄桃、冬枣、蔬菜、苗木等一批现代农业基地基本实现水旱无忧。今果果椪柑产业合作社理事长曾凡贵说:我们有600多亩柑桔修建了管灌工程,把水库的水抽入上山的大水池自流灌溉,水管四通八达,延伸每棵桔树下面。消除了过去遇上天旱各抽各的水,电线满山绕,水泵够不上的现象。椪柑基地水果年产量可提高30%左右,项目增量效益近100多万元。农民也通过赚取租金,加上平时在基地打工收入,挣得钱超过自己种地,实现双赢效果。
田地计量灌溉
宜都市耕地面积24.59万亩,万亩以上灌区4个,灌溉主干渠496公里,田间末级渠2500公里。为消除“渠首漫灌、渠尾不见水”现象,近年来,宜都市重点改造末级渠系,疏通“最后一公里”瓶颈,让渠水直接到田间。
大溪水库灌区纵跨2镇11个村,耕地面积2.56万亩。前年在国家和省市支持下,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末级渠系改造。改造斗渠23条23.45公里,铺设U形渠82.38公里、低压输水管道3240米。新建分水闸23处,整治堰塘80口。灌区整治使淤水成活水,渠水畅通无阻,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6。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由1038万立方米下降到719万立方米,节约水量319万立方米,相当于修建一座小(1)型水库。
工程建设只是为灌区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如何使工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此,该市结合灌区运行多年实际,实行用水户协会管理,成立了宜都市大溪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经灌区11个村的用水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16名协会理事,并在理事中产生1名会长、2名副会长、1名秘书长。内设理事会、理财小组和管水员,有统一的办公室和财务室。灌区受益的7830户农民成为会员。在此基础上,按行政村设立60个用水小组,涉及灌溉面积2.31万亩,占灌区控制面积的90.23%。为明确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用水户代表通过大会表决方式,审议通过了协会供水管理、工程管理、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奖惩制度、维修投资投劳管理办法、民主议事制度、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办法。
具体运做中,灌溉方式由过去水库放水,然后上门收取水费,改为计划放水,计量收费。用水计划由灌区内的管水员提出申请,各村委会汇总后,报理事会初步审查,召开用水户代表会议决议,再与供水单位签订供水计划合同。供水灌溉由管水员在供水5日前提出要求,理事会根据季节和旱情统一安排供水量,本着“先远后近、先急后缓”的原则,有秩序的供水,管水员在量水设施处计量,并将计量总数按受益面积分配到各用水户,列出各用水户用水清单和水费金额,单次供水结束后,报理事会结算。水费征收采取平常预收和年终结算的办法,即按灌溉面积每亩预收2.5元的水费,年终按当年的供水量统一结算,超过预收部分据实征收,低于预收的转抵下年水费。每年在灌溉用水末期召开一次总结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协会会员监督。水价根据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来确定,经用水户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按规定程序上报,市物价局批复终端水价为0.068元/m3。为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政府对过渡期终端水价实行为期5年的财政补贴。
“硬件”改造与“软件”改革,焕发了灌区活力,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6。灌区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由1038万立方米下降到719万m3。节约用水319万m3,按0.068元/m3测算,每年可减少农民水费支出21.69万元。同时还产生一系列可喜社会变化。按量计费后,群众的节水意识提高了,自觉把“水”当成“钱”来管理。农民加强了田间管理,以前浪费水的现象不见了,上游淹、下游旱的情景也没有了。灌区内“水清、岸绿、景美”,改善了人居环境,带来了渔业、蔬菜等相关产业发展。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供水秩序规范,减少了用水纠纷,促进了乡风文明,推动了农村和谐。农民用水户协会自主管理渠系工程和管水用水,大大减少了农业供水管理成本,也减轻了当地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干旱年份放“政治水”的压力,实现了用水户满意、地方政府满意、供水单位满意“三赢”良好效果。
宜都市实践证明,因地制宜是农业灌溉“活水”增效的良策,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水源保障。2011年,宜都被列为全国规范化节水灌溉增效综合示范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