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联动:农技推广的宜都模式
近年来,宜都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条件能力建设上取得了新成就,不仅将农技人员全部纳入事业编制和财政全额预算,还集中建设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探索出“市、乡、村、户”的四级联动的农技推广“宜都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业科技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两支队伍充满活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富民强市之路。
初冬时节,正值宜都柑橘喜获丰收的季节,记者来到了宜都,进农村、访农户、入农田、看基地、观企业,探寻这座新晋百强县的农业科技富民强市之路。
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宜都农业主打“科技牌”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宜都,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市。尽管人多地少、农业块头不大,但农业产业却特色鲜明,集中度很高。柑橘、茶叶、畜牧和水产四大产业各有特点。
如何做大做强农业?必须走科教兴农的道路,依靠科技支撑来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宜都市的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正式开启了科教兴农之路的现实探索。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
为了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宜都市通过调研论证,先后制定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等事关科教兴农全局的发展规划,同时,对振兴柑橘、茶叶、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进行规划布局,不仅明确目标,更是细化举措。
要落实好规划,政策需要跟进。为此,宜都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三农”工作新跨越的意见》、《宜都市农业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记者在宜都市农业局看到,一项项奖励政策和措施,在文件上标注得清清楚楚:1000万元用于特色农业发展奖励、10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成果奖励,最高个人奖励8万元……
有了政策,有了规划,最重要的,还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和投入。据了解,在这点上宜都市有三个保障:一是保障农业科研投入稳中有升,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农业投入的优先位置,提高科研经费在财政支农资金中的比重;同时宜都市明确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比例不低于30%,确保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二是保障工作经费逐步增加,对争取到的农业项目一律按要求配齐工作经费,不打折扣;阶段性的农业专项工作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市财政每年用于农业项目配套和农业专项的工作经费不低于500万元。三是保障科教部门有为有位,支持鼓励农业科教部门大胆摸索科教兴农的新路子。
体系改革制度创新,基层农技员焕发新活力
杨承清是红花套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也是全国劳模。现年57岁的他,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尽管即将退休,可这位“老推广”的工作积极性却越来越高:“这两年,我们农技推广的条件改善了,为农民服务的效率更高了,我真舍不得退休。”
从2013年起,宜都市着手进行改革创新,开始在全市10个乡镇组建事业单位性质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全额拨款,并由市委编办将人员编制确定到乡镇,全市共核编定岗110人,市财政局按核定的编制数,将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按人均5.8万元的标准预算发放到乡镇;同时,以“花钱买服务”的形式,每个村聘请1名农技推广员和10个科技示范户。由此,一个“四级联动”、充满活力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宜都建立起来了。
“我们不仅有‘四室一厅’,电脑、投影仪、打印机、数码相机也都有,还有自己的交通车呢。这些都是改革后,市里加大投入,专门为我们农技员改善的硬件条件。”杨承清感慨道。据宜都市农业局局长王德凤介绍,依托国家农技推广条件能力建设项目,宜都市配套本级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帮助10个中心新建和改扩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了“四室一厅”的要求。
编制待遇等问题的解决,充分调动了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五眼泉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孙大明说:“之前我们没有编制,每年拿到手的也才2万多元,现在,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是3500元,还有1000元的补贴,保险不用交,年终还有奖励,一年下来至少能有个5至6万元的收入。”
提升农技员的素质也是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宜都市每年按人均500元标准预算安排知识更新培训。启动电子农务工程,全力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向下延伸,形成了市、乡、村、户四级服务网络。在提高服务效能上,宜都市还出台新的管理制度,将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纳入绩效管理,系统构建了奖优罚劣贯穿全程、考核评价多元互动的绩效考评新机制。
重视培育构建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成主力军
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首批试点县,宜都市从2013年起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围绕柑橘、茶叶等主导产业,按照“培训、认定、扶持”三位一体的方式开展培育工作,首批参加教育培训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共207人,最终认定颁证179人。
28岁的红花套镇南桥村村民廖剑波是首批参加培训并获得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中专毕业后,廖剑波一直在外打工,2010年,他决定返乡创业,承包了258亩马干南柑橘生产基地,几年下来,他已经是柑橘管理中的行家,也是村里的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廖剑波介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设的课程,让他开阔了眼界,也更坚定了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年11月,他作为农民代表,跟随市领导一起,到四川的眉山等地考察柑橘种植技术,取经学习。
这些新型职业农民都是村里的能人强人,针对他们的培养,宜都市探索出“锁定对象、系统培训、跟踪服务、配套扶持”的模式,尤其是在考核认定后的政策扶持上,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政策帮扶,不仅给予他们普惠政策的享受权,还给予他们特定政策的独享权,推动他们健康快速成长。
除了重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宜都市还格外注重“乡土农技员”的培养和选育。他们,不仅是宜都市“市、乡、村、户”四级联动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更是留在乡土不走的推广力量。对此,市财政每人每年专门补助5000元。
高坝洲镇白洪溪村四组村民向发兵是全市选拔出来的“乡土农技员”,也是村里的科技能人、示范大户,同时也是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土农技员,他负责对农民进行柑橘种植的技术指导,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周边20至30个农户。如今,像他这样的乡土农技员在宜都市共有123名,每个村都有一个,联系科技示范户1230名,辐射农户3万余户,占总农户的30%以上。
典型示范龙头引领,科技奏响富民强市之音
高坝洲镇宋山冲村新型职业农民李志军告诉记者,新技术的推广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让自己的柑橘品质有了保证,早在前几个月果园里的椪柑就订购一空。现在,他成立的合作社带动30多户农民种植椪柑,让他们尝到了致富的甜头。李志军自信地说:“今年柑橘丰年,我一点也不担心价格。我们的椪柑,卖2元钱一斤,一点问题也没有。”
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让宜都基层农技推广的队伍再现活力,农业科技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认定,则让更多的新农民开始在广阔的田间乡野播撒下致富的梦想。科技兴农为宜都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也让更多的农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温州蜜柑低产低效果园更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清江渔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宜红茶清洁化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等一批先进成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截至目前,宜都市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到位率达到了95%以上,种植业示范户年均亩增产10%以上、节本23元以上,每亩新增效益100元左右,去年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王玉琪何红卫吴佩原载12月13日《农民日报》)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