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丫角试验站追逐排灌“科技梦”
(王子瑶 吴兆龙)观天象、测灌溉量、查湖区地下水位……这大概就是四湖排灌试验站的基本职责,而这个职工仅10余人的试验基地,却斩获3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长江大学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荆州唯一从事农田排灌的水利科研单位为什么能取得成果无数?昨日,记者对这一基地进行了实地采访,挖掘其中成功的奥妙。
一亩水稻,究竟要浇灌多少水?
一亩水稻成长期浇多少水,方便节水又助长?棉花地需要多少水,才能保证生长?蔬菜秋冬浇水有多大区别?这些细节上的问题,连拥有几十年经验的农民都没办法知道,而荆州市四湖排灌试验站工作人员却能通过常年累月的时时监测报出精确数据。
一亩水稻一般需要450立方水。该站站长刘德福介绍,每个细微的天气变化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浇水量,所以农作物要有计划的科学浇灌,否则极易淹死或旱死。站里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观察,农作物天晴有蒸发量,阴天也会蒸发。下雨也要观测灌溉量,起风下雨都需要不间断的观测。
针对天气、作物的变化,排灌试验站的工作人员就要当“多面手”,他们都是大专以上文凭,既是气象员、农民、水利专家,也是植保科研人员。
12人试验基地,是全省四个重点站之一
四湖流域地处江汉平原的腹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是农业涝渍灾害的易发区、高发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而排灌试验站的监测资料在水利、农业部门做灌区规划都必不可少。
试验基地的任务,除了农田气象观测、水稻需水量及灌溉制度的观测、湖区地下水位等常规观测外,还有油菜、棉花、大豆、小麦持续受涝渍情况下的排水指标及地下水位适宜回落速度的系统研究。
该站主要是提供可用于指导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管理控制指标,农业区域规划、种植模式、以及水资源合理调度,为平原湖区排水标准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12位“排灌人”是荆州唯一从事农田排灌的水利科研工作人员,他们在43亩试验基地经历半个世纪的坚守,将这不起眼的小站打造成湖北省四个重点站之一,全国100个重点试验单位之一。
年年、月月、天天、时时周而复始的监测工作,对工作人员来说非常枯燥,而且每天都要与数据打交道。刘德福说,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连春节都要坚持到岗观测。收集资料后,工作人员还要整理分析。站长刘德福今年57岁,已在站里工作36年。他说,由于工作枯燥,年轻人都不愿来,站里工作人员已青黄不接。
刘德福介绍,1963年,排灌试验站建立;1966年开始中断9年工作;1974后,排灌试验站的工作就不曾间断,大家已经坚持了半个世纪,收集了非常珍贵的水利资料。
“排灌人” 三次大发展,吸引10余个国家学者交流
试验站自建站以来,通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先后完成了稻田地下排水;排水条件下稻田中氮素运移转化规律;涝渍地下排水改良技术;涝渍相随作用对几种旱地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涝渍综合排水标准及排水设计新方法;田间控制排水;涝后追肥对棉花的补偿效应等十余项专题研究。
试验站自建站50多年来,发生3次大发展:1981年,购置土地16亩,从此有了自已的试验基地。还建立了水稻需水量试验测坑10个(带地下廊道),旱作物试验测坑20个及排灌设施;1998年,以中日合作项目为契机,新建旱作物试验测坑60个,并安装了供排水试验设施,完善了试区内的排灌系统,购置了部份仪器设备;2009年在市四湖局重视下,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排灌站仪器设备更新。
到目前为止,试验站已经建成的有20×16米的农田气象观测场一个;2×2×2米的水稻需水量试验测坑10个;2×2×1.7米的旱作物试验测坑80个;地下暗管排水区8亩;节水灌溉(喷灌)试验区10亩;并建有完善的排灌系统及水、土化验室。
同时,荆州“排灌人”也吸引了英、日、韩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来站进行学术交流,也吸引了节水大师茆智、农田水利和地下水资源专家张蔚榛院士带学生到站做课题。2000年7月,国际排灌委员会主席巴特、舒尔茨还来站考察。